转贴:谷正文《中共台湾省工委覆灭记——蔡孝乾、吴石系列潜匪案侦破始末》(一)

本帖于 2025-10-08 15:01:3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无名-1963 编辑

劫船离沪转进台湾


五月的风,夹带著黄浦江的潮涩气味,吹进了上海的街巷。

上海变成一处荒凉的城墟,几乎所有商店都关了门。有办法的人,早在四月二十日共军渡江之后,便纷纷渡海逃亡了;没办法的人,只能紧闭门户,躲在晦暗闷热的屋内,以空洞的眼神望向窗扉缝隙透射进来的微光。

五月十六日,毛人凤来找我谈话,他明白指出,共军渡江迄今已近一个月了,上海苦撑了二十多日,近日内即将弃守。

蒋介石下野,毛人凤忽然成为他身边最宠信的人。当蒋介石由奉化亲抵上海指挥车队时,毛人凤更是时刻随侍在侧,非常忙碌。因此,他的谈话非常简短,并且有几分专断的味道。

「局势这样乱,我只能告诉你要撤,却不能妥善照顾你们的行动细节。」说著,毛人凤吩咐随从扛了好几个麻袋进来,里面装满全新的银圆券,大概有五、六十亿元。当时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这些每张面额高达五十万的银圆券,往往几个人吃一餐饭,就得用上一麻袋的钱。有时候,饭馆甚至只收金条,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派不上用场。毛人凤当然也很清楚这种情形,他给我们银圆券,与其说是协助我们撤退,倒不如说那是一个上司忙碌中仍不忘关怀部属的一种表现。 他在离去前,语带玄机地交代我说:「如果你觉得银圆券没用处,就善用你们的枪弹吧!」

这一次,由我负责带领逃亡的人,包括年初从北平南下的九十余人、保密局上海稽察处干员及其家眷共两百余人,因此,我们需要一艘大船。但黄浦江面的船影变少了,而且都是些小船。

正当我与李汉一坐在江岸码头石栏上发愁之际,一艘现代化(在当时而言)的大型渔船从东面海口缓缓驶近。它在水面悠然行进,似乎并不理会上海的战事。当它靠得更近时,我清楚地看出船身上的几个英文字──洛杉矶号远洋渔船。原来,它是美国援华计画中所赠送的一艘设备新颖的渔船。不幸当它辛辛苦苦横越太平洋,初抵上海,就被我们看上了。

「真是一艘好船。」李汉一以赞赏的语气侧著脸对我说。

「是呀,这些好心的美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竟然是强盗横行……」

当天晚上,我带领一百多名干员,每人携带卡宾、左轮各一把强行登上泊于深水码头边的洛杉矶号。出面交涉的美籍船长,是一名满脸落腮鬍的棕发大汉,大约五十多岁,即使面对我们的武器和蛮横的态度,他仍洒脱地叼著烟斗,不卑不亢地与我们交涉。

「看你们行动起来很有纪律,绝对不是普通的强盗。」他说话时脸上总保持自在的笑容。

「你说得对,我们不是强盗,我们是国民党的情报人员,但是,今天晚上我们非常需要这艘船。」在当时,我的英语能力还不足以与美国人交谈,这些话只能由上海稽察处一名略通英语的干员代为转达。

「你们既然是国民党,这艘洛杉矶号就交给你们好了,只是,你们应该填写一张单据给我,好让我上了岸,能够找到你们的政府补办交接手续。」

「我来写。」说著,我拿出笔来,在船长交给我的一张英文表格上写著:兹因任务需要,接收美国援华渔船洛杉矶号一艘,国防部保密局北平站上校特勤组长谷正文,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二十一时于上海黄浦江深水码头。

于是,我们拥有了洛杉矶号和冰藏在冷冻库里的大螃蟹。

看见这一箱一箱的鲜肥美食,一名上海稽查处的干员不禁兴奋地叫著:「很久没有尝到海鲜的滋味了,这回,一定要吃个过瘾!」

「总不能老是吃螃蟹吧!」我说,然后派命这名上海老饕:「毛局长要我们在江上待命,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的粮食,找来半个月两百人分白米的这件任务就交给你来办。」

他听著,搔搔平短的头发,默默地下船去执行他的任务。当然,征取白米、食油和燃料,也只能依靠卡宾枪和左轮。

依照毛人凤的指示,我们把船暂泊在黄埔江心待命。这时,我看见刘金梅静静坐在装满银圆券的大麻袋上,表情十分机警。

「都逃难了,还像个守财奴的样子。」我走到他的跟前,故意调侃他。

「这里有几十亿银圆哩!」

「到了台湾,恐怕只是一堆废纸。」

刘金梅听了,若有所思,没有搭腔。

「来吧!」我说:「何不趁著这个机会,做一件潇洒的事。」

「什么事呢?」刘金梅不解地问。

我没有回答,迳自将麻袋打开,拿出一叠银圆券,奋力将它掷向空中。银圆券散开后,一张一张地,在空中轻盈飘荡,然后洒落在江面上。

刘金梅会意地笑了,他也跟著我,把一叠一叠的银圆券掷向空中。这时,几名好事的组员也走过来帮忙,顷刻间,空中、水面都飘满了纸钞,那景致很壮观、很优美,但也弥漫著一股令人感伤的气氛。

五月二十一日,船上的电报终于收到毛人凤下达转进台湾的命令。

别了,上海,别了,中国。

我站在舷上,回望著逐渐渺远的上海市景和它的倒影。由于行船的速度远较飞机缓慢,容易使人深深沉陷在告别家园的复杂情绪之中。当出海的汽笛响起,许多人竟不禁默默地落下两行眼泪。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