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第四十一》发表于1926年,那时不要说“苏修”,连斯大林还没完全掌权呢?苏联分别在1927和1956年两次搬上影幕;中文译本也在1928年在就出版了(曹靖华译)。这和赫鲁晓夫有啥关系?如果说,这是修正主义,岂不是说“苏修”从列宁(死于1924年)时就开始了?
我年纪很小时就读过这篇小说,小说篇幅并不长。从大量批判《第四十一》文章中得知小说曾被改编成电影,从那时起就一直想看这部电影,今天终于如愿以偿,谢谢“太阳”网友。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如最后那个“帆船”不出现,这对男女继续在岛上过着“鲁滨逊漂流记”(对小说有很大影响)似的生活,在“意识形态”的争执中(电影已出现多次),最后会是“白军中尉”获胜、还是“红军女神枪手”赢得胜利?我怎么觉得会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