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是农村学生进大学的黄金时代

我84年入校,是全国全面普及初高中3+3的第一季高出毕业生。

进入梁效之一。我们专业还算是理科中不大牌、名字不太好听,但其实挺不错的专业。

说说我知底细的情况:

我宿舍:大城市1人,中小城市县非农3人,纯农村3人;

隔壁的:大城市1人,中小城市县非农2人,纯农村4人;

再隔壁:大城市3人,中小城市县非农5人,纯农村3人

女生的:大城市2人,中小城市县非农3人,纯农村1人

 

再说我高中,湖南一所县重点,应该在全省也算不错的,在我毕业两年后升级为省重点。学生大部分是本县学生加上约15%的周边厂矿子弟。高考60-70%进本科,15%进大中专。4人进梁效,全部为纯农民家庭。进入90年代及以后,先是省会重点中学挖走出名老师,以及文革中各种原因留下来的老教师退休,再后来城里重点中学直接招生,学生升入顶级大学的越来越少。

所有跟帖: 

这个统计不典型。84年清华招生2000人,其中有700人是在北京地区的名额。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3:54:20

我感覺大学班上至少一半來自農村。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5:51:38

对,另外北京地区也有农村的啊,有的中学也不错,比如牛山一中... -manyworlds- 给 manyworld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21:10:13

热门专业城里人多,非热门专业农村学生多。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445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4:05:13

完全同意, 俺们学校的地质系矿山二系,农村同学占比很高,文革前还有城市学生报地质,只怪那首“地质队员之歌”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273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6:13:45

是不是被那电影年轻的一代给忽悠了,那电影好像还拍了两次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6:43:04

电影不夜城里的资本家的女儿也当了地质队员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7:03:13

好像82年开始北大清华在北京的录取线和北京其他院校比就不是很高了大家都实际了上海也有这类似情况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6:37:44

其实大家各自若是晓得, 说说自己班上的农村同学人数,总比下个结论强些,先说说我们班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416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4:42:59

只有一位, 天天自称 咱班里唯一的土八路(∩_∩) -kingfish2010- 给 kingfish2010 发送悄悄话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0:09:41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就是班长也不一定知道各个同学家里的情况。 -f2022f-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14:47:36

about 20%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5:15:49

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城市有天壤之别。我在农村一直是我们公社第一,后来到省城一个普通中学,还进不了快班,拼搏一年后才考上大学。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6:27:55

如果你是说长沙的活,应该是80年之前的事 -nolie- 给 nolie 发送悄悄话 (529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7:22:25

我们县的第一中学招了三个重点班,两个班是从农村招的,一个是从县城招的。拔尖的学生全是在农村班里。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8:17:31

有的地方在毛主席过世及四人帮被抓之后,有见地的公社干部就敏锐地觉得读书会有用了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733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18:24:41

据说人民日报登了篇怎样养牛的文章,敏感的人就能觉察到了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20:22:06

82年进大学。县高中省重点。成绩拨尖的都是县城居民。大学班上30个男生3个女生,农村同学过半。 -Highage- 给 Highage 发送悄悄话 Highag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21:22:00

有研究说国内有“寒门更难出贵子”的现象。其实,农村孩子的大学录取率提高了很多,只是一流大学中农村新生的占比在下降。美国也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45 bytes) () 09/23/2025 postreply 22:06:16

与补习班有关:城里各种补习班太多了。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5:59:46

八十年代,没有补习班,大家都从课堂学知识,师资力量会有差别,但没有各种补习班差别大。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6:56:44

我就是80年代的,我们班是有不少农村来的同学,但纯农户家庭的一个也没有。纯农户即完全依靠务农为生,不担/兼任任何其他事务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171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4:07:29

我们寝室,7个男生,4个来自城镇,3个来自东北,安徽,上海的农村,他们的父亲全是大队干部,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4:12:14

90年代以后,农村孩子中才有了不少非村干部的子弟。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4:09:36

赞!记忆力好。大致上同感。但83级入校的初中3。5+高中3。唯一6。5年。-:)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5:05:14

可信的数据资料。公平竞争好。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09/24/2025 postreply 08:13:27

到80年代已径晚了,农村上稍好点的老师全部都回城了。最好是1979年,就一年。 -areYOUsure- 给 areYOUsure 发送悄悄话 (620 bytes) () 09/25/2025 postreply 07:01: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