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南粮北调” 一直是共和国的努力方向。

扭转“南粮北调” 一直是共和国的努力方向。

 

网上摘两段:

 

“文革”爆发前夕的1966年初,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致力于解决南粮北调问题。北方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及北京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都要调入粮食。国家长期实行南粮北调政策,进口的粮食也主要是接济这些地区。尽管如此,这里农民的口粮和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0年,全国的动乱局势稍趋平稳,以周恩来为组长的国务院业务组重又开始抓改变南粮北调工作。8月25日至10月5日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讨论北方十省、市、区的农业生产问题,促进粮食生产上“纲要”,以彻底改变南粮北调局面。会后发出的《关于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报告》指出,要加快北方缺粮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尽快扭转南粮北调的状况。 [12] 会议实际上对包括改变南粮北调局面在内的整个粮食生产直至农业发展,都有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改变南粮北调局面的具体工作一直在继续,如东北辽河治理成绩巨大,有力地控制了洪涝灾害,使农田灌溉面积由63万亩增加到1100多万亩。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