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的基础物理实验课兼忆龚镇雄先生
北大大学第一学年在数学物理外语政治之外,另设基础物理实验课。地点在物理楼,时间是在每星期某一天的晚上。有时候拖得比较长到九点多才结束。这个课,是我在大学生几年里最有收获的几门课之一。
当时主持普物实验室的,是龚镇雄先生。龚先生颇为精怪,对整个实验室了如指掌。我们这些人,大部分没有受过任何量化的实验工作的训练,缺乏程序和严谨性的训练。先生设计的这些实验,就是从怎么用百分尺分析天平这些工具,从最最基本的量长度称重量这些操作里给予设备精度,操作精度,和统计误差的训练。他对每一台实验都自己做过而且记忆在心。他最得意的时候,就是学生做完了把结果给他看,他跟心里记的数一对觉得不对,就摇头晃脑地说,你做得不对。。。
这个入门阶段的实验做完以后,下面几年还有电磁学,光学,放射物理实验等等,这些实验,当时的学生们很多到后来从事其他行业,大概就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我相信他们对实验科学的这第一课,和给予他们这个入门的教育的先生,会牢记不忘。
龚先生应该是从小家境不错,会弹钢琴,讲究生活颇为小资。这样的人在那些运动一个接一个的年代自然过得不会太好。而且作为一个带低年级实验的教师,在大学里评级之类的事也不占什么上风。但是他活得自我,生活丰富。他因为发明了一套物理教学实验装置,把这个转让给生产仪器的厂家,用他自己的话,发了一笔小财,买了架钢琴放在家里弹,有时候还邀请几个学生去家里弹着琴聊着天,再顺便散布点资产阶级思想等等。我还记得他指着我说,他是要去国外啃洋面包的。
他退休以后没闲着,去折腾电子音乐,在国内也有名气。不过那时候我早就在国外了没能有机会再与他交流。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有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并不要紧,退休并不是生命的终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