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廖仲恺、杨永泰是能有效组织民众的出色政治家,可惜被暗杀。管理、钥匙和溃散问题可参照陈诚、罗卓英、李宗仁的看法:

本帖于 2025-09-15 01:34:5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cottGu 编辑
回答: 招不到钥匙那是演绎,不可当真Meiyangren2025-09-14 18:37:41

陈诚:“附近各县地方官员负责者,事先不组织民众,事后不知动员抵抗,这也是我们作战中极大的缺点。”

罗卓英:“吴福阵地与工事无图参考,无人指示无钥开门。前线撤退而在国防阵地之军政要员,尤其兵站、交通、通信等单位却同时失去连络,无人负责。江南湖沼河渠交错,在军事上非完全障碍,有变成空隙薄弱之虞,须有水面巡防之部署。”

以上来自: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6%B7%9E%E6%B2%AA%E4%BC%9A%E6%88%98

全线又勉强支持一二日,时我军阵容已乱,白氏知事急,乃向委员长报告说,前线指挥官已无法掌握部队,委员长不叫撤退也不行了,因为事实上前线已“溃了”!统帅部下令撤退,面子上似好看点罢了。委员长才于11月9日下令分两路,一向杭州,一向南京,全线撤退。然前方此时已溃不成军,各军仓皇后撤,加以敌机日夜轰炸,人马践踏,秩序大乱。大军数十万竟越过钢筋水泥所建的苏嘉国防线阵地而不能停足。阵地上虽有坚固的堡垒,退兵因一时找不到钥匙,不得其门而入,竟一一放弃,溃退之惨,一言难尽。

以上来自《李宗仁回忆录》。

但日军从国军侧后方的杭州湾登陆后,国军就全线崩溃了。本来委员长要求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国军有组织、有秩序的进入江阴的国防工事体系,也就是退到第二线,依托防御工事进行持久抵抗,掩护南京。结果撤下来的国军完全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没有进入江阴的国防工事。对此,国军官方的解释是,撤下来的国军因为混乱,找不到国防工事的钥匙。

以上来自:https://www.krzzjn.com/show-1854-82814.htm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