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主义和暗杀、民国“黄金十年”、苏嘉防线以及张治中将军大事考
国民政府在广州时期,就有廖仲恺被暗杀。
清党后国民党基层组织和成员极度萎缩,不得不引入很多地痞、流氓充当爪牙,也使用很多暴力、非法手段对付自由、民主人士。后来沈定一、杨杏佛、史量才、杨永泰也被暗杀。杨永泰死后一个多月,西安事变就爆发。
淞沪会战失败后,几十万大军弃守苏嘉防线,据说原因是找不到钥匙进入碉堡群作战。至此民国“黄金十年”的神话彻底破产。如果由廖仲恺或杨永泰管理,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可见左、右不是关键,逻辑和能力才决定成败、胜负。
威权主义不同于纳粹。纳粹是极端主义。而廖仲恺和杨永泰也不是极端主义。威权主义则建立在权势基础上,独裁无胆、民主无量,当然就不允许逻辑的充分发展,也容不得廖仲恺和杨永泰的才华。结果几十万大军找不到进入苏嘉防线的钥匙而弃守、溃散。
威权主义的代表性白手套是张治中将军。跟逻辑严谨的人容易招致左、右共愤相比,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因淞沪会战中的表现、长沙大火和1949年率国民政府和平谈判团去北京和谈失败后就势投共而载入史册。如果和谈失败后,他先回南京述职后再投共,也不会有这么大争议。但这样他和CCP要人就不亲热了,不能扫人家兴啊。
淞沪会战前夕,平津已失守,中日在上海剑拔弩张。ROC因失去东北工业基地及平津地区已被大大削弱,日本则越来越强。上海又是国际都市。以英、美、法、德、意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确实有借口和兴趣干预,但毕竟不是主要利益所在,也鞭长莫及。
而ROC认为国军的几个精锐德械师对上海的少数日本守备部队有压倒性优势,所以想在上海速战速决,用蒋介石的话是:打给外国人看看。于是命张治中将军率军开打。
但张治中将军喜出风头,爱开记者会,却指挥无方。在优势阶段无法胜利,日军大量增援后,就陷入不利的处境,连白崇禧等等名将都失败。以后长沙大火就不用多说了。
我的历史系列也可以告一段落。所以,还是好好研究新逻辑和新科学。五年内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靠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