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指的是耕地的农民将所种收获的粮食,按标准无偿交给国家。
公粮其实是政府向农民征的一种税。
就相当于现如今在单位上班,每月从工资中划扣的个人所得税。
早年,我国是通过“以粮代税”的方式来征求这笔农业税, 如果不上交公粮,属于违法逃税。
交公粮前,要先对粮食进行晾晒 ,保证谷子不能潮湿,否则容易发霉,交公粮时也不合格。
找一片开阔的地面,选在通风干燥的天气,将粮食倒出摊薄,靠阳光进行晾晒。
晒干燥了,才把粮食装袋打包,准备送到粮食站。
交公粮的时间很严格,而且往往是集中在一个粮站里。如果不能按时交齐公粮,会被罚款,农民都要抓紧时间交公粮。
条件好的农民有拖拉机或者板车,可以一车就把公粮拉去镇上交了。没有板车、马车、拖拉机的农户,只能靠肩一担担的挑了。
夏天天气炎热,太阳在头顶烤炙的人几乎要冒烟了。如果碰上下雨天,农村还都是泥巴路,磕磕绊绊,更是泥泞难行。
住在路途远乡镇的农民,还要挑着担子,在凌晨出发,赶十里二十里山路,才能在粮食站关门前到达,上交公粮。
因为贫穷,舍不得买水喝吃饭,只能自带水喝干粮。
交公粮程序复杂,有的农民要排一天的队才能交上公粮。
有些农民没吃早饭就出来了,可能还要饿着肚子排一天队才能排到。
当时,粮站的检验员拥有一票否决权。
农民需要和粮站的工作人员说好话拍马屁,讨他们高兴,以免无故的刁难,可以一次通过。
粮食入库前,要经过检验。
先经过一道上风车的程序。粮食倒进风车里,风车会把不饱满的谷子麦子吹出来。
不饱满的谷子国家不要,但是农民可以搜集起来,回家也是一顿口粮。
过完风车粮食就可以过称了。
检验员称粮的时候,农民都会凑近盯着称尺看,生怕称没放平重量不准。
如果斤两不够,农民就得凑足了分量,再来交一次公粮。
检验合格后,农民再把一袋袋粮食扛进粮仓,倒进国家的粮库里。
直到这里,农民才会大大地松一口气。
如果验收不合格,比如稻谷还没有完全晒干的,或者晾晒时有杂物没有吹干净的,都会被拒收。
农民只能打道回府,下次再来,就又要挑着担子,重新走上几里或十里二十里乡间小路。
---@海外博士学者圈A
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