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里里集体生产时的口粮和劳价

本帖于 2025-09-05 08:51:5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方外居士 编辑

集体生产时队里每个人的年平均口粮是600斤谷,大人小孩一样,按70%的出米率来算,420斤米,月均35斤。 其中300斤谷是固定口粮,人人有份,300斤是工分口粮,按工分多少比例分配。 这样工分多的家庭粮食会多些,工分少的家庭粮食会少些。 缺粮的通常是是家里劳力少而半大孩子多能吃又不能挣工分的,这种家庭会多吃些杂粮如红薯等,也会向队里说好话借粮,做为超支的一部分。超支户必须搞些副业如养猪养鸡砍柴等还超支。

 

一个男性强劳力一年可挣4800分,女的少些不记得多少。队里劳价一般是七角五分每个标准工10分,年底扣除粮油等各种分配物质后,粮价按余粮价算(9.8分/斤),80%的家庭可以分到大概几十块钱,过一百块的不多,20%的家庭超支。超支的家庭通常是孩子多劳力少的。那时大部分家庭四个或者更多的孩子,最多有八个的,不过这种大家庭大的孩子通常已經能干活挣工分了。有不少家庭祖孙三代,中间一辈会有几个未结婚的成年男女都能挣工分,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会好些。有小孩的家一般会养牛挣工分。那时嫁女儿等于失去了一个强劳动力,绝对是家里经济损失,而兄弟结婚通常会分家另过谁也不占谁便宜,不过又要筹备建新房的钱,也是一个很大的开销,要筹划好多年。有儿子多的人家因无力建房而让多余的儿子去给人当上门女婿。村里就有一户,本人还当过大队干部,有两个女儿下面五个儿子,因年老无力,让最小的两个儿子出去当了上门女婿,不过这已是包产到户后的事了。

 

原记忆关于劳价有误,作些更正。

所有跟帖: 

“一个男性强劳力一年可挣4800分” 是如何计算的?强劳力日工10分X365=3650, 我在的牧业大队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141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03:39

一年出工350天是极限。因为有大雨,大雪,大风,还有干脆“没活可干”的时候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07:27

我们那里农民农闲时候青壮都要出外工修水利设施,每年也就过年前后能休息几天。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12:42

“兴修水利”是无偿劳役,没有收益,稀释了队里的工分值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16:44

是无偿劳动:确实稀释劳价。出外工的都是青壮,所以他们的工分高些。在家的老弱人农闲也出工,如积肥,整田等,不会真闲着。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23:16

具体怎么算的就不知道了:农活忙的时候起早贪黑,每件事都有工分定量,挣的工分肯定比十分多。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10:49

现在微信方便,问一下父母乡亲,把回答直接发上来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12:50

我上面关于工分劳价的信息就是问了老父亲才确认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18:31

你爸4800+你妈3000+孩子1200=9000X0.07= 630,应该比蒋老师家生活好点:))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30:52

怎么会呢?580/12=48元/月,全家人。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35:52

南方县城的平均水平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39:27

城里双职工,每人工资37.5元,也是75元/月。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58:55

區別是農村油和蔬菜自给,自己养猪过年,养鸡,有时摸点鱼。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45:21

教练说什么呢,好得可不是一点。他们三百斤谷子白送,另外三百斤一毛不到一斤。我们家的米,可是要花1毛9一斤买的。再养个猪,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06:42

搞点小副业,队里偶尔发肉炸油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日子我们家怎么比得上。:)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08:33

你没读明白,所有分的粮,前三百斤,后三百斤都要算钱,9.8分/斤是谷价,不是米价。你们1.9角的米價,國家不知补貼多少,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3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12:44

你还天天抱怨!无耻之极!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13:10

不要气急败坏的样子嘛。我是说都差不多的月收入,我们家买米吃饭,比你们家多花三倍的钱。:)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19:40

1.9角/斤米vs 9.8斤/谷,你是怎麼算出三倍來的?你要吃肉那当然要另花钱了,可別肉算在裡面。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27:03

你们家有三百斤,是不要钱的,明白了吗?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32:37

胡说!都要算钱!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40:04

那为什么要分前三百后三百呢?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46:54

你没读懂?前三百按人头,人人有份不变,后三百是平均数,队里有一个总数,各家按工分多少按比例分配。工分多的会多于300斤,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53:47

少的就分不到300斤/人。这就让孩子多劳力少的家缺粮,要向生产队借,超支。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55:20

所有分的粮食都按余粮价算钱。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56:33

那就蛮烦您告诉我,在后三百,最少的能分多少?上一年超支的,下一年的后三百给多少?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57:46

极限是零,不过这样的没有劳动力家庭会归入五保户另算。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1:11:48

大概有多少,是后面的三百只有一百五呢?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1:41:45

按您的计算,这些人不是五保户,每月二十二斤口粮,没有一分钱。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2:36:19

3, 写错了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56:45

按1.9角/斤米vs 9.8分/斤谷及谷子出米率70%,1.9/(0.98x0.7)大约2.7倍。居士认为这不是三倍。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68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1:21:54

你算反了:应该是 1.9/(0.98/0.7)=1.35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1:31:02

這個多出來的0.35倍肯定不能cover从收購到運輸,儲存,加工,出售等環節的開銷。國家補貼是肯定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1:35:43

算错了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2:18:08

我从他的帖子里,读到的是前面三百不要钱,只算后面三百,正好三倍。:)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2:32:32

这样算就是三倍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3:20:29

这样回答就对了,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来给你解释一下。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476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3:43:30

十二分不行,要十三分。我下面说过了。:)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4:04:00

夏天双抢时工分按收获的每百斤稻谷算,所以有那么十几天,每天工分会超过10分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09:55:14

工分很多时候是按工作量而不是劳动时间,对强劳力每天挣超过十分也正常: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03:04

劝你干脆改成一天十二分工就完了。不知道您听没听过匹诺曹的鼻子。:)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13:18

不对,十二分不够,需要十三分。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14:36

你还是少丢人现眼的好!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0:21:09

湖广熟天下足,湖广是先于江南成为鱼米之乡的。湖广某地比苏北盐碱地强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1:43:25

生活都不好。那些年靠农业产生的积累去搞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这是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来实现工业积累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3:01:36

靠坑农民积累资金建重工业,要坑多少千万农民, 才能建一个”一重“之类的工厂!?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3:57:00

从农业积累剩余已经很多了:也不完全是农业的积累,工人工资不高也是变相积累。总之毛时代通过高积累完成了工业体系的建设。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5:13:34

其中相当部分是从无到有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5:15:26

农民并不愿意一直去当民工,虽然有补助,但既不能帮家里干自留地又没有老婆陪着,知青很愿意去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496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3:54:43

除了早期六十年代初有出远门修铁路的,我们那里出外打工基本在本县。年轻人多,打架是常事。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5 postreply 14:46: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