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生产时队里每个人的年平均口粮是600斤谷,大人小孩一样,按70%的出米率来算,420斤米,月均35斤。 其中300斤谷是固定口粮,人人有份,300斤是工分口粮,按工分多少比例分配。 这样工分多的家庭粮食会多些,工分少的家庭粮食会少些。 缺粮的通常是是家里劳力少而半大孩子多能吃又不能挣工分的,这种家庭会多吃些杂粮如红薯等,也会向队里说好话借粮,做为超支的一部分。超支户必须搞些副业如养猪养鸡砍柴等还超支。
一个男性强劳力一年可挣4800分,女的少些不记得多少。队里劳价一般是七角五分每个标准工10分,年底扣除粮油等各种分配物质后,粮价按余粮价算(9.8分/斤),80%的家庭可以分到大概几十块钱,过一百块的不多,20%的家庭超支。超支的家庭通常是孩子多劳力少的。那时大部分家庭四个或者更多的孩子,最多有八个的,不过这种大家庭大的孩子通常已經能干活挣工分了。有不少家庭祖孙三代,中间一辈会有几个未结婚的成年男女都能挣工分,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会好些。有小孩的家一般会养牛挣工分。那时嫁女儿等于失去了一个强劳动力,绝对是家里经济损失,而兄弟结婚通常会分家另过谁也不占谁便宜,不过又要筹备建新房的钱,也是一个很大的开销,要筹划好多年。有儿子多的人家因无力建房而让多余的儿子去给人当上门女婿。村里就有一户,本人还当过大队干部,有两个女儿下面五个儿子,因年老无力,让最小的两个儿子出去当了上门女婿,不过这已是包产到户后的事了。
原记忆关于劳价有误,作些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