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安徽近代解放以前没有大灾的

本帖于 2025-09-02 13:34:5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碰碰胡 编辑

不是无知,就是不怀好意的

安徽历史上灾难太多了,很多灾民流离失所,流落到其他省份

俺们那里老一辈说,解放前来要饭的,最多的是河南和安徽

俺摘录一段:

https://www.google.com/url?sa=t&source=web&rct=j&opi=89978449&url=https://ahdxzsb.ahu.edu.cn/OA/pdfdow.aspx%3FSid%3D200805023&ved=2ahUKEwjPnvG787qPAxWVMDQIHWx5IAsQFnoECCIQAQ&usg=AOvVaw06a6ANa7YbuWGS_MoKILoS

所有跟帖: 

这地界经常性的要饭 -天天向上2589- 给 天天向上258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31:16

皇帝都是要饭的, 要饭估计就成了农闲时的习俗。 -浅水鱼- 给 浅水鱼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32:22

朱家 -天天向上2589- 给 天天向上258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33:36

是的,就是因为各种灾非常频繁,人活不下去了,谁家家里有吃的,还会出去要饭? -碰碰胡- 给 碰碰胡 发送悄悄话 碰碰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35:59

安徽多灾多难,十年倒有九年荒,可能跟安徽地理位置有关。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03:14

不对, 安徽分为三部分, 淮北, 淮南和皖南,皖南靠近长三角, 日子好过得很,淮南不上不下, 淮北确实有点苦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48:20

中国最有名的两个要饭县, 河南的兰考与安徽的凤阳,把要饭当成了”搞副业“,七十年代去兰考, 有瓦房的不少啊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46:12

大概是觉得土共能力惊人,能翻云覆雨,朝夕间改天换地吧。 -资深海豚- 给 资深海豚 发送悄悄话 资深海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35:12

根本在于在旧社会,政府没有任何公共卫生的概念,也没有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 -碰碰胡- 给 碰碰胡 发送悄悄话 碰碰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45:27

青霉素的大量使用才是主要原因 -晚春就是牛- 给 晚春就是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51:14

农村没有公共卫生概念, 政府还是有的, 新生活运动就是例子, 但旧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相比老共太弱了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111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51:30

安徽因为有了中国科技大学,现在发展很快,。。。 -gweipwu- 给 gweipwu 发送悄悄话 gweipw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5:33:09

在农村解放以前冬春之际逃荒要饭是常态。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42:32

据说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03:33

不是据说,是事实。我长辈搞水利的,说淮河流域河南安徽苏北部分,历史上很富裕的。宋代黄河夺淮后,整个地区messed up -caral- 给 caral 发送悄悄话 (229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25:29

这有点扯了, 黄泛区是咋回事你没弄清楚,很多地方是1938年跑了之后,1946年才回来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5:49:14

有要饭的地方,肯定就有不要饭的地方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09:20

应该说有要饭的人,就有不要饭有点余粮的人。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58:26

要饭大致是要外出的,守家里像出工一样早出晚归的,要不到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5:50:31

是外出,要不怎么叫逃荒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6:29:45

黔东南地方有些公社,每当秋收结束,全队男女老少,带上行李,锁紧大门,出门要饭。回来后,把饭洗净晒干,留着以后使用。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6:37:39

这种习惯恐怕不是有公社以后才形成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8:34:33

如果是常态就应该允许而不是用什么户口制度加民兵等强制人家不逃荒要饭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10:04

你说的是村里的民兵?民兵也是农民啊,不过就是农闲的时候拿枪训练而已。难道其他人饿得要出去讨饭,民兵有特供不需要外出讨饭? -明初- 给 明初 发送悄悄话 明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24:42

幸好有李克强总理的回忆,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26:18

之所以谣言搞得如此荒谬,可能是把中国村庄里的民兵,理解成美帝国民自卫队的缘故了:)国民自卫队吃省府皇粮并可在省内调动。 -明初- 给 明初 发送悄悄话 明初 的博客首页 (436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32:37

民兵就是村里的青年人,感觉不会超过三十岁。农闲时才去参加一段时间的训练。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5:24:34

如果说的严谨些,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22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20:49:24

农业省的安徽面积比韩国稍大,人口还要多1千万 -晚春就是牛- 给 晚春就是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4:49: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