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入,我觉得要顺其自然,既不要抗拒而格格不入,也不要用力过猛变成东施效颦。

喜欢就干,不喜欢就不干。我们第一代甚至第二代移民,肯定不可能和当地人完全一样。不要说国际移民了,就是国内移民也一样。比如上海,徐州移民和苏州移民生活习惯方式就是不一样。至少3代以后才能融合成上海人,不再是徐州人和苏州人。

所有跟帖: 

新美国民族也在形成中,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0年,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23:35

最后一大堆不同颜色的象皮泥反复混杂变成一中颜色估计是棕黑色的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30:08

几百年后,谁还记得曾经有个几曾回首坛?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34:31

那还真不好说。几坛人才济济,思想火花到处飞溅,各自都标新立异,观点不惊人死不罢休。说不定混乱中发现了宇宙真理。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3:19:10

实际上,上海基本上是外地人构成的,所以后来的上海和原先的上海本地人不完全相同。同样的美国也是带有各个国家的痕迹。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29:02

所以到了新国家,不一定要非得完全融入,或者是能做多少就多少。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30:51

第一代基本不可能完全融入,不抗拒当地文化就可以了。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35:41

美国人也说是Melting Pot。有次看到一个餐馆用了这个名字,还当作中餐馆呢,结果是瑞士的。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37:28

融入是一个自然进程。美国文化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至少起初是这么回事。后来受各种移民的影响,至今仍在发展中。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0:42:51

“不卑不亢”,尊重彼此的文化。而为求发展随乡入俗是必要的。 印度人那么多企业高层,其不深入了解和遂顺美国文化是无法做到的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2:25: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