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巴郎

《僧多粥少》巴郎

 

那时,国家企事业招工很少,名额有限,找关系走后门的人很多,即使过关斩将,拿到名额,录用之前,还有体检一关。朝君哥儿的病患,涉及到重要器官心脏,绝对过不了体检。那时,也还没有出台父母退职,由子女顶替的政策,那是几年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即使谭姨想提前退休,这份工作机会也轮不到她的儿子接替。

 

思来想去,谭姨把目光放在了街道办的集体企事业单位。街道有着不少集体单位,为居民解决就业,招工也不注重体检,因此容纳了大部分街道居民,老弱病残都有。但这些集体大多数都很简陋,活计不多,入不敷出,不提供铁饭碗,终身制。而是按计划经济模式,效益好忙不过来,则多招合同工季节工临时工,效益不好时,则会大量裁员,工作不稳定。这样的单位,朝君哥儿看不上眼。而能看上眼,效益好,工作稳定,薪酬高的集体单位,数量屈指可数,人人趋之若鹜,早就满员,轻易不招新人的。

 

街道办了解朝君哥儿的情况,心里也是很同情的。特别是对于谭姨的求告,心中泛起不忍。看见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生计,东奔西跑,求爹告奶,低声下气,置面子和尊严于不顾,领导们都很是理解,也愿意帮忙解决。但必须要有耐心等待,僧多粥少,领导也不是魔法师,眼睛一眨,手腕一翻,就能变出个工作岗位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