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是不是能楞扛着不去?

纳闷, 不知哪儿的指示, 可以讨论这类不符合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的事情了。

第二, 大多数是隔靴挠痒,没经历过那个日子。

第一个问题, 有没有扛着不去的? 答复是有。

拿上海做例子。

开始时是由学校组织下乡, 就是不去, 学校里反复动员,还是不去,学校不管了, 最后退回街道,这类人不少。

到了街道, 重点就在于你居住的居委会,很多人特别是台湾的人,不了解组织架构,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管着十个区,区管着底下的若干个街道, 街道的领导机关则被称为“办事处”, 再往下就是居委会了,举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近某一片住宅区西木里,上下级组织层次顺序就是”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西木里居委会“, 不知大家懂了没有。

不能下乡和不肯下乡的学生,被从读书的学校退(也就是推)到所住街道,由最直接的居委会管理,组织政治学习,开会动员下乡, 街道干部一般是不直接参与 “动员”的,干这活儿的,是你家隔壁张阿姨李大妈之类的人。

动员的力度各街道各居委会差别很大很大,这些张阿姨李大妈们, 往往自己肚子里一包火气,因为大多数自己也有孩子或已下乡,或等着下乡,要她们(大多数是女的)去劝楼上王阿姨楼下赵大妈的子女下乡,拉不下脸皮是一件事,被对方反呛一句”你儿子怎么还没去啊“!不是很好玩, 所以,力度一般不大, 应景似的较多。

什么样的居委会干部比较起劲呢?

孩子已经在上海工作了的,孩子还小的,几个孩子都已经下了乡的是最狠的,心态大家心里明白。

没有孩子的倒真不敢太努力劝别人家孩子下乡, 指不定就被对方说一句戳到心窝子的话。

“二”得很的居委会干部也有, 用一句上海话就是“碰到赤佬了”。

只要没碰上“赤佬”,扛着不去, 居委会会来了又来, 但只是来说说, 你不去过几天她会再来, 还是那几句话,你去了,等于她烧了高香完成了任务, 你不去,她也只能是过几天再来说几句同样的话, 等到这股风缓一些,上面催上山下乡的压力小了, 多一事就不如少一事了。这不就扛着不去了?

上海这样扛着的人, 基本就在家待着好几年, 一般不会给你分配工作,里弄生产组都不让你去,一直等到毛主席过世,四人帮被抓,松动了,有可能让你去里弄生产组干活,一天多少钱。

确实有扛着不下乡,从1868年在家待到1977年,资本主义教育路线复辟,恢复了高考,考进大学的。

那么比较极端的动员方式呢?

一种,天天一个宣传队十个八个人到你家来办学习班, 毛主席说过“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因为上山下乡是一件光荣的喜事, 所以他们会带上一套锣鼓家伙事,就在你家和你们全家一起学习一段毛主席语录,唱几首毛主席语录歌, 然后锣鼓敲起来, 你们家不表态的话, 再来一遍, 二十四小时甚至四十八小时连轴转, 你家有本事熬,邻居也会帮助居委会一起动员了, 否则他们也没办法休息啊!这种情况能顶着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还有一种,居委会和家长单位联系,一起到你家来办学习班,如果是老工人啥的, 单位又比较帮忙, 单位会以各种借口推拖,及可能搞不成,否则单位一来帮忙, 成功率也提高不少, 扛不住的啊!

最有效也是最恶劣的,我知道有一个, 他老爸(因历史问题,虽然是个老工人)当时被关在牛棚里, 大概平时人缘也不太好,单位又比较左,倒没有派锣鼓宣传队到家来,居委会干部带着他到他爸的工厂办学习班,他爸也参加了,后面站几个大汉,工厂革委会级居委会的干部们,照规矩,先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等等一系列套套伙, 然后读那两类语录, 第一类是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等等, 第二类语录就是专门瞄准他老爸的, 比如“在阶级社会中....”那段,紧接着要他老爸先表态,他老爸还能咋说!?说不好回牛棚一顿胖揍, 就算当场打一顿也不是不可能(上海也有过的专门打老子给子女看的光荣事迹)。

然后要他表态,就算免掉老头的这一顿打,他立刻表态,现在就报名, 明天就去迁户口。

所以单独说扛着不走的人有没有,没有任何意义, 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所有跟帖: 

能!不分配国营工作。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35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47:19

上海是连里弄生产组都不让你去,等好些年才有可能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48:54

就是找人,人托人走后门,中学生毕业都走了,有些街道小工厂条件很差福利很差有时缺人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43:52

到73-74年有点松了。好像王安忆还是亦舒写过这种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41:39

哦哟,总算有过来人说话了。谢了谢了!:)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50:15

你底下的例子, 不属于扛的范围, 有病可以不去, 家中无子女也可以不去, 不需要“扛”,“ 扛”是按政策应该去而不去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9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57:03

我阿姨是身体弱,但没到确诊“病”的程度,所以说是扛。民办是笼统的说法,可能是街道办的厂,也就是几个生产组合并起来的。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1:52

要想被分到加工组拿一天八毛钱, 必须被街道认证不能下乡,和病退一样, 假证明很多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5:26

她在家里待了好些年,可能要到77,78年左右才进生产组的。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7:19

这就对了, 那是毛爷驾崩后的事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10:00

各地有各地的土政策。上海北京,其实是最松的地方。越到下面越胡搞。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09:14

这个事可以参照几年前的清零防控。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24:53

首先在框框范围内不下乡的不算扛。各地各单位对待的方法不统一 。扛就不会分配任何城市工作,否则以后怎么再动员下乡。后来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498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5:42:07

我大概73-74年时候在上海,小孩子。家里附近有个街道工厂做雪花膏的。去玩就会被那些阿姨奶奶把我涂得满脸雪花膏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188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32:48

确实有扛着不下乡,从1868年在家待到1977年,资本主义教育路线复辟,恢复了高考,考进大学的。 (typo) -f2022f-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04:48

这近十年的时间,是社会边缘人,一点也不“逍遥”。多少都会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印记。。。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01:59

1868 应该是1968. -f2022f-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14:21

-hongshankou- 给 hongshankou 发送悄悄话 hongshanko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33:32

不是我错了,是原作者错了,我提醒他/她 有typo. -f2022f-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7:47:32

变的特别有耐心特别坐得住???? -Lisland_2013- 给 Lisland_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8:57:00

有这样的人,很少,人称家里蹲,思想不进步,被人看不起,但比地富反坏右好。 -cgh- 给 cg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09:31:26

毛主席尽干坏事。 -据说据说- 给 据说据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0:16:46

听耄话的亏大了-劳损还积下病痛,插队的多数还得父母给钱-工分不糊口。我家兄姐就是。楞不去是聪明的,城里还是土里生活好?! -无名2024- 给 无名202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2:09:18

听耄话的亏大了-劳损还积下病痛,插队的多数还得父母给钱-工分不糊口。我家兄姐就是。楞不去是聪明的,城里还是土里生活好?! -无名2024- 给 无名202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2:09:33

我姐夫当年就是扛着没去下乡,后来进了生产组,再后来77年恢复高考,考上了大学。他是68届高中生,家庭出身不好,想着到了乡 -canto2010- 给 canto2010 发送悄悄话 canto2010 的博客首页 (654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4:55: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