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古人讲:隔代修史,这意思就是说:当代人写当代史很难公正客观,在古代编纂(二十四史)的时候是这样,书写中国近代史时也是这样,其实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政府在对历史事件评价的时候,往往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文革的定性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说:文革是一场民族浩劫,等到茁壮成长起来的红小兵习近平执掌国家政权后,对文革的定性就又变啦:这时候就从一场民族浩劫,变成了一场艰辛的探索,
浩劫是一个汉语形容词,它指的是受到重大的损失,并且影响深远的灾难,比如将国民经济带到崩溃边缘的文革,使用浩劫一词来形容那就恰如其分,而习近平将文革这样一场破坏力巨大的民族灾难--篡改成为艰辛的探索,这就是典型的指鹿为马,大陆有一位评论员XXX忍无可忍,他脱口而出的就骂道:我探索你奶奶个腿,邓小平若是得知这颠覆性的说法,估计他得气的再死一次,江泽民和胡锦涛怎么瞎了眼,竟找来这么一个东西。
还有关於抗战:胡锦涛的评价是:抗战是以国军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八路军为主体的敌后战场,这种评价就像一块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公正客观,符合历史的事实,可谁都没想到中国竟阴差阳错,把一头陕北梁家河的驴,错当成了一匹草原上的俊马,习近平这头蠢驴登上大位后,他就再一次篡改历史,这家伙将国军的大型会战说成是消极抗战,将八路军和延安政府--说成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简直是睁着大眼说瞎话。
习近平一天到晚的穷兵黩武,他特别热衷於阅兵,广场阅兵,香港阅兵,朱日合基地阅兵,外加海上阅兵,这样劳民伤财的阅兵,他搞过不下5~6次,汉语里有一个成语叫叶公好龙,指的就是爱装大尾巴狼的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那一天习近平又玩起了阅兵,他还特意命人设计出来:受阅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代表的编组,以此证明这是抗战主力的佐证,也是为证实他所说的那个--中流砥柱之说。
就在习近平阅兵的那一天,曾参加过抗战,并在重庆(抗战陪都)时期,担任过蒋委员长卫士的郝柏村先生,发行了他在走访华北,华中,华南等地之后,出版发行的(重返抗日战场)一书以此缅怀先烈,这位前国军上将表示,70年前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中共自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有欠公道,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有二十二次大型会战,这些会战都是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下进行的,是二千多万人流血,四亿人流泪换来的、、、
同一个民族,两个不同的政党,却对同一场抵御外敌入侵的抗日战争,有着截然不同的,或者说完全相反的解读,这其中必有一方说的是谎言,编造出来的历史必然是秽史,郝柏村说:两岸和解最起码的基础,就是要尊重历史,就是要尊重那些为国牺牲的先烈,抗战的胜利是国军几百万将士用生命换来的,他对在大陆那么多抗战烈士忠烈祠被毁感到伤心,他希望中共能够抛弃两党之争,恢复当年的抗日烈士忠烈祠,以告慰为国捐躯的英灵。
郝柏村在大陆期间:还参观了位於芦沟桥旁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香港的凤凰卫视有一个栏目叫(凤凰大视野)全程记录了郝柏村的三次大陆行,郝将军曾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和陪同人员说:我已96岁了,同我一样亲身参与并了解那场抗战的人经不多啦,如今我更有责任以一个抗战老兵的身份,带领大家一起跨过这七十年的鸿沟,重回昔日的抗日战场,重新感受这属於中华民族的悲壮过去与光辉胜利的历史,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回顾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提醒我们两岸的年轻人不要忘记先烈们的牺牲、、、
图中的这座古桥,就是抗战全面爆发的起点:永定河旁的芦沟桥,2014年7月7日的下午,郝柏村来到芦沟桥祭拜,他说我是一位抗战的老兵,能再到芦沟桥我感到很亲切,大家都知道抗战胜利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开始,取消了不平等的条约,收复了我们的失地,海峡两岸的年轻人都应该记得这些事情,记住这些为国家牺牲的烈士,记住抗战历史的真相、、、
除了三次重访抗日战场的郝柏村外,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还有一位历史学者和画家他的名字叫王康,为抹去历史上的尘埃,为还原历史的真相,王康联系了50多位画家,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历经5年的时间创造出了一幅“浩气长流“的巨画,这幅画不是一部学术著作,也不是一篇政治宣言,它是为纪念抗日先辈们画的一幅大画,它诉诸於人的眼睛和心灵,画中都是抗战时的真人,画笔下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在视觉上给人相当的震撼。
在这一幅画长达八百多米的画卷中,展现出200多名阵亡的国军将领,在谈到这幅浩气长流的时候,王康是这样说的:我们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为民族先烈写实造型,为英雄树碑立传,以此敬献我们卑微的感念与祭祀,王康和50多位画家的义举,赢得了社会的喝彩,得到了来自民间的支持,也感动了重庆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们一次次的慷慨解囊80万~150万、、、许多人都伸出了援手,不需要一张借条,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朽之作--浩气长流这幅巨画就是在这样一群良心人士的呵护下诞生的。
2010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的那一天,巨幅画像“浩气长流“在台北的中山纪念馆展出,这些年民进党搞的“去中国化“越演越烈,所以那次赴台展出也是历经坎坷,本来想在展厅里配合画展播放抗战歌曲,王康特意选了20多首歌曲,结果被否定,理由是台湾人不认同这些歌曲,展览的主题原来叫“还原历史真相,找回民族大义“,这也不行,最后只能将原来的“民族大义改名为人间正义“等诸如此类,还有原想用电子科技设计出来两个祭坛,用以向抗战的先烈祭奠,也被否定,理由是台湾不兴这一套。
尽管如此艰辛:画展的举办也还是在打捞历史的征途中~迈出了第一步,在画展开幕式那天,原国民党主席连战出现了,原国军的郝柏村将军也来了,毕竟抗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对外战争,也是国共两党两军共同参与过的战争,连战主席在开幕式上动情的说道:他从“浩气长流“的作品中,看到了民族的生存与尊严,郝柏村将军在致词的时候,甚至与前来参观的来宾,还有在场的抗战老兵唱起了当年的抗战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在画展开幕的当天,台湾“联合报“以抗战73周年,再现抗战原貌为主题,在头版做了大幅报道,台湾的“中天“等电视台也每天跟踪报道,画展原计划邀请马英九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剪彩,但出於种种的担心邀请被婉言谢绝,开幕一周后的7月13日,是马英九的60岁生日,王康写信给国民党的中常委,再次邀请马英九来参观,但同样也是泥牛入海。
能够跨越海峡到台北举办“浩气长流“的首展,这在两岸分治的情况下,已经是堪称圆满,它超越了意识对立,在画展赴美国展出之前,连战主席携夫人和两个女儿在台北的圆山大饭店--为王康一行举办送行的家宴,由於画展栩栩如生的反映出了“抗战陪都“重庆的情景,连战在送行宴会上向当时主政重庆的薄熙来发出了访台的邀请,这就叫文化搭桥、、、
后来“浩气长流“还在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等地举办了巡展,主办方在开幕词中说的特别好:就画展的意义而言,对於扭曲历史的大陆,它站在中华未来复兴的基石上~振弊起废,对於淡化抗战历史的台湾~它慎终追远,对忘却中缅印战区历史的美国~它重现历史的记忆,敝人觉得这段话说得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直接点出了此次巡展的意义!
画展在美国展出期间,还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强烈阻挠,有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质问王康:是谁批准你们来美国的,是谁让你们举办这个画展的,王康的回答就是在标题上借用的那一句话:是苍天批准我来的,是良心让我这样做的,在断然拒绝了当局的要求后,王康的回国路也中断了从此他就流亡海外,直至2020年独立学者,画家,英雄王康在美国病逝。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为追寻历史的真相,除了重庆的王康以外,在深圳还有一位叫章东磐的企业家,章东磐为了打捞那些被尘封的历史,他和朋友飞去了美国的国家档案馆,因为在那里保存有(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的档案照片,他们将这些照片复制出来,随后用这些照片在美国-在深圳-在台北搞起了(国家记忆)的图片展,今天的年轻人爱国很容易,只要喊喊口号或敲敲键盘就可以,但在这些照片里面,那些只有十几岁的娃娃兵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爱国,这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战。
这还是一些仍在发育的孩子,看到这些头戴钢盔-手持步枪的少年兵,我的脑海中冒出来梁启超的那首(少年中国说)-这是一首报效祖国的诗篇,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世人笑我我自强。正是这种宁死不屈的勇气,正是这种挺直脊梁骨的豪迈气质,正是这种英雄不负少年头的勇气,才使抗战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在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半壁江山沦陷敌手,政府缺乏兵源,西南地区的兵源明显不足,为了不亡国灭种,蒋委员长放宽征兵的标准,决定征招少年兵,从此中国的娃娃兵走上了战场,在民族的危难之际,这些年龄只有12~13岁的孩子扛起了和他们身高一样的步枪,据松山烈士陵园的介绍,在松山战役发起总攻的时候有很多稚嫩的喊杀声,大量的少年兵向日军阵地扑了上去,松山战役结束后牺牲的少年兵烈士就有上千名之多、、、
近年来有许多大陆的学者,都在对历史进行反思,这其中就有历史研者吴思,雷颐,杨奎松,沈志华、、、这是社会的进步,章东磐谦恭有礼的说:我谈不上是好的研究者,你们是大厨,我就是门口那个剥洋葱的,我呛得泪流满面,是为了你们能炒出好的菜、、、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传菜的,早在70年前的时候我们的先辈们他们就已把这盘大菜炒好了,只是由於端菜不力一直到现在才把它端给读者,我要求自己的就是在路上别洒了,从那里端的是什么,送到桌上的就还是什么,这就是传菜员的职责,从章东磐这一番谦卑的话语中,我听出了一个人的良心与责任,这话听得我是肃然起敬!
中国的抗战可歌可泣,下面我想谈谈当年八路军的抗战,首先让我们先看看抗战时期的政治生态,当时支持日军的政权有:山海关外的满州国政府,有殷汝耕的华北自冶政府,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还有在内蒙古的德王政府,有这些亲日政权的存在,日军便无后顾之忧,因此日本军队一直都想将华北建成边战基地,这从军事上讲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觉得八路军最大的功劳就是坚持了敌后战场,尤其是彭德怀发动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建立华北补给基地的计划,这从战争保障的角度来讲,就是很大的贡献。
即然有这么多的亲日政府,自然就会有众多的汉奸,日伪汉奸爱什么恨什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八路军的抗战,抗战时期的汉奸一怕戴笠的军统,二就是怕八路军的除奸,那时候日伪汉奸都称八路军叫八老爷,称新四军叫四大爷,日伪汉奸这种即痛恨又害怕的称呼,则恰恰说明了八老爷与四大爷是坚决抗日的武装力量,在抗战时晋察冀军区有一个抗日除奸团,专杀投靠鬼子的日伪汉奸,有点类似以色列的摩萨德,1949年部队进城后改叫公安军负责人叫吕展,后来被授少将衔,任北京市公安局的副局长。
国军的抗战历史不容否定,八路军的抗战史同样也不容否定,尊重历史就要跨越意识形态,抗战爆发后不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北方的赴延安参加八路军,南方的青年人参加国军或者新四军,在文学城博客的群体中,有一位叫绿珊瑚的博主,她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抗战最艰苦的1942年,她父亲正带着他的部队在晋察冀的易县一带对日作战,在博客的群体中还有一位叫水星的博主,他的父母也是在抗战爆发后参加了新四军五师,新五师是李先念的部队,穿上军装拿起枪这在当年是热血青年报国的不二选择。
仅以此文献给王康--献给在抗战中报效国家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