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初任首相时并无访问中国的想法,是看到“竹入笔记”之后才作出决定。

本帖于 2025-08-20 10:27:0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TwinTurbo 编辑
回答: 求同存异张又普2025-08-20 08:07:50

其中促成田中作出决定最重要的二点关键内容是:“中方明确表示承认《日美安保条约》”和“中国放弃索赔”

 

“我要去北京!”

回国第二天的8月4日,竹入前往首相官邸,亲手向田中和大平转交了会谈纪录和联合声明草案笔记。5日下午,田中与竹入在新大谷饭店独处一室。当时的情景如下。

田中角荣(中)与访华归来的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右)会谈。左端为时任外相大平正芳(东京 首相官邸,1972年8月4日,时事社)
田中角荣(中)与访华归来的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右)会谈。左端为时任外相大平正芳(东京 首相官邸,1972年8月4日,时事社)

“那个,现在我可要读一读了”

田中拿出多达52页的会谈纪录,慢慢翻阅起来,他读了两遍,然后说了这么一句——

“你是日本人对吧?”

意思是怀疑竹入会不会被中方欺骗了。

“说什么胡话呢!”

“这上面写的东西都没问题?”

田中拿着写有草案的“竹入笔记”,再次向竹入求证。

“我们和中方已经一字一句确认过了。绝对没有差错。”

田中沉思片刻,放话说:“我要去北京!”

他正是在这一刻下定了访华的决心。

此前,竹入与周恩来之间商定了一个暗号。那就是,一旦田中承诺访华,竹入就会宣布“原定于秋季由廖承志(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率领的大型代表团将推迟访日”。于是,竹入冲进国会的记者俱乐部,召开记者会宣布了这个消息。

周恩来派来的密使

身为外务省亚洲局中国课课长的桥本从大平处拿到了“竹入笔记”和会谈纪录。而早在此前,桥本就已经预感到日中谈判将有所进展。因为周恩来向日本派出了密使。田中内阁启动3天后,以孙平化(时任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为团长的上海舞剧团访问了日本。据说数天后,一名消息人士向桥本传话称“希望安排孙平化与太平外相会面。有事情要商量”。

桥本觉得必须弄清楚孙的意向,于是秘密前往了中方指定的新大谷饭店的一个房间。在房间里等待他的并不是孙平化,而是中国共产党安排在舞剧团中的唐家璇(后来出任外交部长)等两人。唐说:“我们带来了周总理的绝密口信,一定要亲口告诉大平外相。不知能否安排会面。”

听了桥本传话的大平同意了此事。问题在于密会地点。当时大臣的日程安排都会提前通知记者俱乐部。为了掩人耳目,大平在预定日程中加了一项——前往自己经常去的一家位于新大谷饭店内的理发店。当天,为了不引起怀疑,大平和桥本先进了理发店,观察周围的情况后,再分别乘坐电梯快步走向安排好的套房。

孙平化早已在房间内等候。精通日语的孙传达了周恩来的口信。

“周总理衷心祝贺田中角荣先生当选首相,祝贺田中内阁成立。同时,对田中首相致力于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态度表示赞赏,作为好邻居,为了构建睦邻友好关系,希望田中先生能够尽快访华。”

桥本感觉到,中国对实现邦交正常化持积极态度。但又不知道作为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将会提出怎样的难题。让他打消了这种担心的,正是那份“竹入笔记”和52页的会谈纪录。

桥本这样说道:“文内最关键的内容是,中方明确表示‘承认《日美安保条约》’和‘中国放弃索赔’。坦率地说,这在意料之外。自新中国成立到那个时候的23年间,我从未见过周恩来等政要,虽然访华这个大方针没有变过,但去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完全是未知数。不过,看到这份笔记的时候,除了感到安心外,还觉得这样应该就能谈一谈了,或许还会很顺利。”

https://www.nippon.com/cn/japan-topics/g0219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