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投共后又寄密信给老蒋,是何缘故?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跟随阎锡山参加北伐,后依附蒋介石,协助其对付奉系军阀张作霖,为扭转战局立下战功。但他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又与国民政府为敌,惨败后再次投奔蒋介石。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率领59军参加长城抗战,取得抗战第一场胜利。

国共内战开始后,傅作义率绥远部队连克解放军布防的集宁、大同、张家口等重镇,多次击败聂荣臻的部队,后任华北剿匪总司令。1949年平津战役后期,傅作义率北平25万国军投降解放军。

中共建国后,傅作义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水利部部长等职。


1.傅作义给蒋介石的密信

蒋介石在1963年8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傅逆作义特以专人带来其亲笔书‘悉贡所能’四字。密告于余,但其并未具名,其字确是真笔,可知匪共内部已至崩溃在即,有不可想象之势,否则此种投机分子,绝 不敢出此也。”

傅作义的事情一直进行了六个月。这是第一次出现。到后来8月份、9月份、10月、11月都还有出现,蒋还在日记中说,下周讨论傅逆之事等等。可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但后来也就无疾而终了。

2.傅作义为何给蒋介石密信?

为何傅作义给蒋介石寄密信?这事是真还是假?根据老蒋的行为习惯,他能把这事反复记在日记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有此事发生。接下来问题就严重了,傅作义不是小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有象征意义,何况欲重新归于蒋营,这事关乎身家性命,甚至要掉脑袋的。

A.说法一:欲真心回归蒋营

因为1963年正好是在三面红旗之后,大饥荒时期,整个大陆非常之惨。傅作义肯定也看到了,他可能也为当年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感到后悔,才会带了这么一封密信给蒋介石。也就是说如果你们有什么反攻的行为,需要我做什么,我悉贡所能,里应外合。

虽然傅作义投降后曾任中共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水利部部长等职。但傅作义任水利部长时,与当年叶挺在新四军的处境相似,部里有人认为他是非共党人士,有意贬低、刁难他。

傅作义到水利部会堂开会,有人故意把他的汽车转停到偏僻远处;他以部长名义批示的文件,很难落实。于是,傅作义后来在看过所有文件之后,不加任何批示,而由某副部长批示,并形成惯例。

即使这样,傅作义还是难逃被迫害的厄运。在“文革”期间,红卫兵来抄傅作义的家,第一次抄家时,还用鞭子抽打他。后来,傅作义因病住进医院,医院造反派不让他住高干病房。

“文革”期间,其女儿傅冬菊,作为当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也被当作“阶级异己分子”给揪出来,并且受到了残酷的批斗,被带上了“反党”的帽子。她去找傅作义。而傅作义也自身难保,对她说:“从今往后,你不要再来了。”傅冬菊晚景很凄凉,病困交加,2007年才逝世,死前已几乎瘫痪。

傅作义的堂弟傅作恭1957年被甘肃省林业部门划为右派分子,随后被送到酒泉市的夹边沟农场进行劳动教养。由于恰逢三年大饥荒,夹边沟农场关押劳教人员远超农场可自给自足的数量, 农场又未提供充足的粮食,致使在夹边沟农场的不少劳动教养人员因饥饿等原因死亡。

傅作恭写信向傅作义反映了夹边沟农场的问题和个人的生活困难。收到信后,傅作义让警卫秘书给傅作恭寄钱,并向党中央反映了甘肃夹边沟农场的问题。中央派出中纪委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钱瑛为组长、公安部副部长王昭为副组长的中央检察团,赴甘肃夹边沟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及时将调查情况上报中央、通报给中共中央西北局。但当中央检察团来到夹边沟农场实地调查时,傅作恭已经在饥饿和疾病中离世。这个事情也可能对傅作义打击不小。

B.现代版的“周瑜打黄盖”,是毛诈蒋的一个计策

这个观点认为,傅作义在大陆,虽不尽人意,但比起赴台的那些非蒋系人马,境遇也未必差多少,投蒋也未必有好果子吃。在深知中共与老蒋内情与运作方式的情况下,没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重新回归国民党。这很可能是毛蒋斗智斗勇的一个范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