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了美人窝 之五:杨炳章
读杨小冬先生写他舅杨炳章(1945-2020)的文章《舅舅走了》,写得好,讲了他的优点,但没掩盖他的毛病,跟我们了解的杨炳章吻合。中美之间有俩炳章,另一位、王炳章是革命家,这位杨炳章经历也不平凡。
杨炳章是山东寿光人。父亲杨绍震(1905-45)是抗日烈士,生前是八路军团政委。炳章有个好姐姐,杨勋(1932- )大他一轮。长姐如母,在他身上费的心血超过自己仨孩子的总和。从杨炳章身上,确实可以看出被姐姐娇惯的痕迹。
杨勋在北大经济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书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理事,是光华管理学院的奠基人,培养了林毅夫。她研究农业经济学,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政策有贡献,邓小平、万里都知道她。
1957年杨炳章来北京投靠姐姐,进了红色贵族学校101。不但体育好,成绩优秀,外表出众。大他两岁的刘华池代表组织跟她谈话,要吸收他入团。杨炳章不尊重女性:“你一个女的,还来教育我,咱们还是去圆明园玩儿吧。”结果他团没入,却开始跟刘华池初恋。
64年他考入张家口军事外语学院。当时这所学校排在清华北大前面,专门培养外交官和武官等军事外交人才。入学不到半年,他瞧不起学校教官、要退学,她姐依了他。
辍学后他靠着姐姐,住进了北大44楼,拿旁听证到哲学系听黑格尔、康德。
66年文革爆发,姐弟俩同呼吸、共命运。杨炳章给毛泽东写信,指责江青诋毁毛泽东形象,跟他姐去中南海信访办送信。江青在钓鱼台接见了这两位山东老乡。当年秋天,他们就进监狱了。革命后代被革命反噬。其实按现代观念,江青说她丈夫什么事儿,关我们什么事儿呀?杨氏姐弟是忠君保皇思想作怪。
68年杨炳章获释后被遣返回原籍,在村里百无聊赖。秋天跟同伴去延吉伐木,冬天他一个人跨过了鸭绿江。他想从朝鲜去苏联,结果被人民军抓住打一顿、关起来、押送平壤。第二年夏天,人民军将他遣返,交给了延吉自治州警察。在被押送到山东的火车上,他将警察灌醉,自己在天津逃脱。当天跟他姐在北京西单书店会合,当晚在他姐家被抓。他姐说他想去美国,结果判他四年劳改。
74年他刑满,回寿光,在寒桥中学教英语。夏天他跟刘华池在北京成婚。次年儿子出生,取名“上上”,上上签之意。但是他们夫妻长期分居,见面就吵、砸、打。80年代初俩人离婚。
78年他33岁,从寒桥考取了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成绩拔尖。他再不想去苏联了,一心想来美国。82年到美国,申请研究所,先后被哥伦比亚、耶鲁和哈佛录取,结果上了哈佛。86年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国门重启后最早在哈佛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在哈佛,杨炳章大概是第一位写邓小平传记的人。他跟邓朴方、邓质方兄弟相熟,小平本人知道他在写他传记,但没干预。按我的观点,杨炳章跟邓家太亲近,不适合写邓小平。后来傅高义先生坐在费正清中心图书馆写邓小平传的时候,还站起来跟我们打了个招呼。
杨炳章的生活像北大校园,一塔湖图。在某个时候,他前妻和儿子也来了波士顿。但他们没来往,上上不认他。小冬先生这样说他舅:“他不拘小节,不接受任何规范作息,写东西蹲在椅子上,抽烟一天两包,开车违章,冰箱里永远是过期食品,个人卫生一塌糊涂。……他一生大男子主义重男轻女,无论是对初恋女友还是江青。他缺乏家庭责任感。”
在美国不顺,97年他回北京,在人民大学当教授。哈佛的光环和联系,使他成为女生新宠,真掉进了美人窝。他是高效搬运工,将一位位女友送往美国,总是有去无回。女生留美服务中心的业务让他人、财、色三光,更没心思做学问。
我们那个时候刚搬到麻州。一个熟人托我们办事,人民大学一位女生申请学校,都是名校,要我们帮忙。我们垫的钱,后来是杨炳章哼哧哼哧来还的,他写的支票,来时跟门口安保人员吵一大架。熟人介绍说他是女生的舅舅,她的推荐信都是他托哈佛的人写的。女生后来否认他是她舅,“他还指望我回去,怎么可能呢?”我们就明白了。
熟人跟他有过长谈。他人回北京了,但在波士顿还有套房子。房子失修,租客拒付房租,双方对簿公堂。结果杨炳章藐视法庭,圆了坐美国牢的梦。他跟建制和规则有仇,到哪儿都是要坐牢的。他始终没抽到上上签,“美国真残忍,我亲儿子都不认我!”
据他外甥说,杨炳章最后死在重庆、脑溢血,身边还有个女朋友小邓,憧憬着跟他来波士顿。
他非凡的人生,让人不由得思考人生的意义。他也许聪明,但没成为引领潮流的人。一辈子以拙劣姿态随波逐流,至多是推波助澜。别人革命他革命,别人留美他留美,别人写邓小平他写邓小平,别人回国他回国。但别人没事儿,他遇到一堆麻烦。他跑到哈佛拿了个博士,但他的境界一直停留在寿光农村。他回到了中国,但美国还是他吸引女人的诱饵。他的一生可说是畸形中国社会的一个投影,反映了若干时代的潮流和漩涡。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