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不知道。勤快的农民都拥护陈永贵。只有小岗村那样的懒的农民才诋毁陈永贵。

来源: 2025-08-16 19:04:5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现在大寨镇下属的大寨村),位于太行山西麓,境内多石山,当地称为“七沟八梁一面坡”。[13]

1953年,大寨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5]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大寨农民从山下担土到石山上造田,在山顶上开辟蓄水池,时称“万里千担一亩田”,改造了本村的生活状态,受到当地人民政府的重视。[2][14]

大寨村境内有一条名叫狼窝掌的干河沟,总面积87912平方米,是大寨“七沟八梁一面坡”中最长的一条,沟深且坡陡,到了雨季水面大,水土保持不易,难以种植庄稼。[15][16]

1955年冬开始,大寨人在狼窝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筑水坝30多条,不料第二年夏季被山洪全部冲垮。1956年冬大寨人深挖坝基,重新筑坝,但到了次年夏天又被山洪冲毁。[16][8]两个冬春的心血毁于一旦,陈永贵带领下的党支部不气馁,总结教训于1957年举全村之力再战,共筑坝16条,分6层布防,动用土方42.82万立方,石头7621立方,终于治理了这条干河沟,累计造地150亩,这就是著名的“三战狼窝掌”。[16][15]

1959年12月,晋中地委、山西省委认为陈永贵的事迹和大寨的经验,具有指导示范作用,决定在全省宣传推广。1960年2月,山西省委批转晋中地委关于学习陈永贵带头苦干的事迹和大寨的生产管理经验的决定,号召全省农村干部学习模仿;同年,《山西日报》分别发表社论《陈永贵——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和长篇通讯《大寨支部是坚强的战斗堡垒》。[17][6]

号召全国

最终为大寨村冲出山西提供舞台和机缘的是发生在1963年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17]

这场暴雨造成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无家可归,冲垮了大寨人奋斗了10余年才得来的人造耕地和防护堤坝。[17][3]山西省委得知这一重大灾害后,决定调拨一批救济粮和救济物资扶持大寨。陈永贵婉言拒绝,他坚持公社会自力更生,调动社员苦干,并提出“三不要”(不要国家救济粮、救济款、救济物资)、“三不少”(向国家卖粮不少、社员口粮不少、集体库存不少)的誓言目标;[3]在一番作为后,大寨村奇迹般地闯过了年关,取得了好收成。[18][17]

1964年3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大寨的情况。毛泽东高兴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同年8月,毛泽东对国家计委领导小组的同志说:“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样,它不借国家的钱,也不向国家要东西。”同年12月21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并把大寨经验总结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