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役的发展的偶然和必然

来源: 2025-08-14 10:28: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淞沪战役的发展的偶然和必然

淞沪战役的起因是中国方面在华北失利组织不起抵抗的情况下试图在南方在日本尚无大量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封闭长江把还在长江的日本军舰以及在上海的几千海军陆战队聚而歼之。这个计划没有保密好,日本舰队跑了,而且日本开始在上海增兵,这个打起来就不是原来那个可以控制的规模了。在这个时候,不论中国还是日本对战争后来发展的样子都是没有想到而是一步一步被拖着走。

从更深一层的意义,蒋在淞沪战役大打,是因为他的权力根基是在江浙沿海和沿长江一带,是他要保的基地,他是不想丢的,所以中央军精锐都集中在此。而华北方面,从七七事变到上海和南京的陷落有将近半年之久,他主要是靠东北军西北军的旧部在抵挡,虽然这些军队也一步一步地做出了抵抗,而不是我们小时候所听到的共产党的宣传国军望风而逃,但是不能够守住而在四个月内让日军前进了500公里。

蒋在淞沪战役下了大本钱,投入精锐部队70万,损失了大概25万兵力。日本也花了很大力量出动了大概30万军队,伤亡大概5万左右。

从地点而论,这个战场对中国方面是很不利的,日本可以利用它的海空火力,包括从台湾起飞的飞机,中国守军暴露在日本海军大口径炮火之下,消耗极大。但是即使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军队还是拖了日本人三个月,直到日本军队登陆被抄了后路。其实从日本迟迟等到三个月以后才来抄中国军队的后路来看,这个事情的发展实在也不是日本事先所预料和准备的。

但是这三个月非常关键,给了中国来实现全国性地转入战争的时间,给了中国把关键的工业资源转移到内地的时间。所以即使这个战役并不如预期的发展,而且到后来的溃败导致日军马上兵临南京城下(南京不可守,所以也就是早几天晚几天的事),在抗日战争整个过程中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