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一百十九)
周主因将士疲惫,又打算退回长安。梁士彦拦马力谏周主说:“现在齐师逃散,敌方众心动摇如惊弓之鸟,乘他们惊恐不安时攻击他们,势必能够一举拿下齐国。”周主听从了梁士彦的进谏,握着他的手说:“我得到晋州,作为平定齐国的基础,若不固守晋州,则平齐大业不能成功。朕此番进兵没有前方之忧,唯虑后方有变乱,你为我好好守住晋州城!”于是督率诸将追击齐师。诸将一再请求西还长安,周主说:“纵放敌寇会遗留无穷祸患。卿等如果疑虑不前,朕将独自前往。”诸将于是不敢再说。癸丑日(初九),大军进抵汾水关。
齐主逃回晋阳,惊恐害怕得不知所措。向群臣询问御敌策略,群臣都说:“应该减省赋税息止徭役,以此安慰民心;同时,收拢聚集逃散的士卒,背城死战,以安定国家。”齐主打算留下安德王高延宗,广宁王高孝珩坚守晋阳,自己则继续向北朔州奔逃。如果晋阳也守不住,他便逃奔突厥。群臣都认为这样不可,但齐主执意不听。
北齐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等宿卫近臣三十多人投降周军,周主按照不同等差封赏他们。
高阿那肱所率兵士尚有一万人,驻守高壁,余众退守洛女砦。周主率军进击高壁,高阿那肱望风而逃。齐王宇文宪攻击洛女砦,很快将其攻克。齐军有人向齐主告发高阿那肱招引周军,齐主令侍中斛律孝卿查验真假,斛律孝卿认为是诬告。等高阿那肱逃回晋阳,他的手下亲信又有人告他谋反,斛律孝卿又说是诬告,斩杀了告发者。
乙卯日(十一日),齐主下诏,命令安德王高延宗,广宁王高孝珩招募兵士留守晋阳。高延宗入殿面见齐主,齐主告诉他自己将奔往北朔州,高延宗涕泣谏止,齐主不听,密遣左右亲信先送皇太后,太子去北朔州。
丙辰日(十二日),周主宇文邕和齐王宇文宪在介休会合。齐国开府仪同三司韩建业举城投降周师。周主任命他为上柱国,封郇公。
这天夜晚,齐主准备逃走,诸将不肯跟从他。丁巳日(十三日),周师逼近晋阳,齐主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隆化。任命安德王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督山西兵,齐主对他说:“并州兄长自取之,小弟(高延宗是齐主族兄)今去矣!”高延宗说:“陛下为了社稷不要离开,臣为陛下奋力死战,必能打败敌人。”穆提婆在一旁说:“至尊心意已定,王不得阻挠!”齐主于是在夜里斩断五龙门门锁而出,原本打算奔往突厥,跟随的官员多半离散。领军将军梅胜郎拉住齐主马辔力谏,齐主这才转向邺都。此时,只有高阿那肱等十余骑跟随齐主,后来,广宁王高孝珩,襄城王高彦道相继从后赶到,聚合了数十人同行。
穆提婆西奔投降周军。陆令萱自杀,她家子孙大小尽数被杀。周主宇文邕任命穆提婆为柱国,宜州刺史。下诏晓谕齐国群臣说:“若有明识时务,知晓天命,前来投降效力的,官禄爵赏,各有隆盛加升。而我方将士逃逸齐朝的,不分贵贱,一律斩尽杀绝。”从此之后,齐国大臣将帅投降周师的络绎不绝。
当初,齐高祖高欢为东魏丞相时候,任用唐邕掌理外兵曹,太原人白建掌管骑兵曹,他们二人都因善长会计簿账工作而受到委任重用。到了北齐受禅替代东魏后,相府各司都划归尚书省,唯有外兵,骑兵二曹未被废除,更改名称为二省。后来唐邕官至录尚书事,白建官至尚书令,由于他二人长久典掌二省,世人称之为“唐,白”。唐邕兼掌度支,与齐主宠臣高阿那肱有嫌隙,高阿那肱在齐主面前谗言毁谤他,齐主就敕令侍中斛律孝卿替代唐邕,总领骑兵和度支事宜。斛律孝卿处事专断,不再咨询禀报唐邕,唐邕自认为素习旧制,如今为斛律孝卿所忽视,心中郁郁寡欢,愤愤不平。如今,齐主高纬窜逃邺都,唐邕不愿跟从,就留在晋阳。他和并州的将帅们共同拥立安德王高延宗,向高延宗请求说:“王若不做天子,诸人实在不能再为王出死力效命了。”高延宗身不由己,于戊午日(十四日)即皇帝位。下诏说:“武平(齐主高纬年号)孱弱,政令出自宦官竖臣,社稷危急关头,斩关夜逃,不知所向。王公卿士,推立敦逼,如今不得已继承天子宝位。”于是,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德昌。任命唐邕为宰相,莫多娄敬显,和阿干子,段畅,韩骨胡等为将帅。并州各地众人听闻高延宗登基的消息,不召而来投奔者,路途络绎不绝。高延宗取出府库宝藏,与后宫美女一并赏赐将士,抄没了十余家宦官的家产。齐主在逃亡途中听闻此消息,对左右近侍们说:“我宁愿让周主得到并州,也不想让安德王得到。”左右回答说:“理应如此。”高延宗每见到士卒,都亲手握着他们的手,称呼其名涕泣呜咽,士卒深受感动,争相为他拼死效命,连孩童女子,也都登上屋顶,挽起衣袖,投掷石块砖头,帮着抵御敌人。(待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