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和大弟弟忍俊不禁的笑料

二 青春的印迹-----参与大串联见证文革

1968年秋,普安县城仅有的两所学校-----盘水小学和普安中学,在响应了中共中央复课闹革命号召近一年后,彻底卷入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斗争运动,几乎一夜之间,曾经的学校领导都成了牛鬼蛇神被打倒,学校彻底瘫痪了......

学龄期的孩子们无学可上,我和大弟弟与住在普安中学年龄相近的教职工子女们一起体验了支持父母养猪上山摘野菜、为家庭节省开支到煤窑背煤的乐趣;在公路上锤铺路用的石子、到砖窑背运砖头挣到人生“第一桶金钱”的喜悦......

学校停课后,住校生回农村的家去了,学生食堂关闭了。总务处把学生食堂厨房里的水管引伸到了厨房外面,在露天的下水道处安装了一个水龙头。从此我和大弟弟不用到南山坡脚田边的水井担水了,大弟弟每天用一只小铁皮桶到那儿去提水回家,我每天到那儿去洗菜。通常我洗好菜回到家,大弟弟就去提水,这是小妹离开后妈妈给我和大弟弟分的工,我们很快养成了自觉完成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的习惯......

1969年初的一天下午,我和大弟弟发现学生食堂的门开着,我们像平常一样在食堂外的水龙头前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很快看到几辆军车开到了学生食堂前,几位年轻军人下车把学生食堂冲洗了一阵,然后把车上的食物、炊具搬进了食堂......May be an image of text that says '文革時期的軍車就長這樣 看熱鬧的鄉民'

次日,来了更多的军车,每一辆车上都站满穿着崭新军装有些不知所措的新兵,坐在驾驶室的老兵们吆喝着,带着新兵在操场上集合。军人们到来后,关闭了许久的学生食堂成了军人食堂,所有教室都成了了穿着崭新军服的新兵宿舍,普安中学的大操场和教学区外面的空地成了新兵训练基地。先到的炊事班的军人一直待到训练完两期(三个月一期)新兵后才最后撤离,他们在普安中学呆了整整半年。May be an image of 3 people and text that says '文革時期的軍裝就長這樣 軍裝就長這樣 文革時期的軍'

军人们到来后,大弟弟还是每天去厨房前的水管提水,我还是每天到那儿去洗菜。

新兵训练开始后,每天清早近6点,普安中学就会响起嘹亮的军号声,新兵们6点起来跑步,刚开始时跑步时,他们的脚步声很是杂乱,他们有时候往南山坡方向跑,有时候往武装部方向跑,每天跑回来都近7点。连续几周的操练后,新兵们的步履就变得很是整齐划一了。

May be an image of 2 people

那时我和大弟弟与木楼的同龄孩子们不时还是会约着早起去背煤块,我们会在军号声中起来,吃完早饭离开家的时,新兵们刚好跑步回来。我们会慢慢地一边走一边看新兵飞快地在几分钟内洗漱完毕,7点开始早餐。新兵们早餐时,我们才离开操场。下午3点左右我们背着煤回来时,他们还在操场上接受队列训练。一开始他们对老兵发出的“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前转、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前看、齐步走、跑步走”等指令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因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弄错。不去背煤时,我和大弟弟常常在平房里隔着窗户看新兵操练,他们大多数分不清左右转、左右看齐、甚至前后转等,老兵发出转动指令后,他们常常不是面对面就是背对背,新兵们常常神情紧张,不敢言笑,老兵们常常一脸严肃,高声批评吼叫纠正的情形,常常让我和大弟弟忍俊不禁……

那时近15岁的我与13岁的大弟弟特别爱笑,几乎每天都有形色各异的笑料令我们笑得弯腰捧腹。新兵队列操练是一大笑料。新兵刚开始队列操练时,我和大弟弟喜欢在家里透过窗户看他们。最初一两周的训练他们也许太紧张,对指令的反应错误不断,齐步走时老是甩着同边手,他们的行动总会让我和大弟弟忍俊不禁,捧腹大笑一阵后,我和大弟弟会一起围着火炉模仿新兵的同边手走动并继续捧腹笑;第二大笑料是隔壁杨老师夫妇的对话。平房的厨房后面是公安局的菜地,公安局的军人偶尔会到菜地里浇粪。那时杨道楠老师常常会在他们的厨房里打很响的屁,平房的房间都不隔音,厨房就更不隔音了。我和大弟弟听到杨老师打屁就忍不住咕咕咕咕地笑着跑进房间里,听到他在房间里与太太的对话,我们就更是忍俊不禁了:

 “老杨,家里怎么这么臭?” 杨老师的太太杨静操着上海腔普通话问。

 “后面泼粪。” 杨老师很平静地回答:

我和大弟弟会为此笑得前仰后合。任何时候,我们想起杨老师的“后面泼粪”,都会一边说一边继续前仰后合地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故事讲得很生动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8/2025 postreply 20:58:46

年轻人笑的阈值比较低,呵呵。。。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9/2025 postreply 13:45: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