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就是大家都记得某事发生了,但那件事实际上没有发生。曼德拉效应的背后逻辑是什么?zt
错误记忆
在大多数心理学者看来,曼德拉效应只是一种群体的错误记忆的表现。
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指人们错误地回忆起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回忆的内容与现实并不相符的现象。
说到这里,必须跟大家说说错误记忆。错误记忆可以说是记忆领域研究的一个方向,所以为了研究错误记忆,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范式*进行研究:
类别联想研究范式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KK范式
……
其实,我挑两个有趣的跟大家说一说。
a.误导信息效应(misinformation errors)
这个效应指个体接触误导性信息后,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
而这个实验的范式(Loftus & Palmer,1974)是这样的:
先让被试观看一段视频(汽车因超速而导致的五车追尾事故)。
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包含错误假设的提问,而对控制组进行正常提问。
例如:
实验组问题:“汽车撞毁时是否看到事故现场有撞碎的玻璃?”
控制组问题:“汽车碰撞时是否看到事故现场有撞碎的玻璃?”
(细心的你们会发现,实验组的是“撞毁”,而控制组的是“碰撞”,这里面蕴含的错误假设就是前者的损坏程度比后者要更加严重。)
而实验的结果就是:实验组比控制组多18%的被试产生了错误记忆,认为现场有撞碎的玻璃。
事实上,录像里面根本就没有撞碎的玻璃。
这个实验表明,通过语言上的诱导和暗示,个体的错误记忆就会产生。
这时候你再联想下,法庭上律师提问时的问法,以及证人的供词。你可以想到什么吗?
b.想象膨胀(imagination inflation)
这是指通过想象能提高一个人确信某一未发生事件发生过的程度。
而Garry等人(1996)的实验是这样的:
先让被试填写一份生活事件量表*,让被试对童年发生过的某件事情的确信度进行登记评定(例如在超市走失)。
几周后,让被试进入想象阶段,要求被试想象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一些事件。
这个阶段完成后,要求被试再次填写与第一阶段相同的生活事件量表,并对确信度进行等级评定。
结果表明,对于想象过的事件,被试认为它发生过的确信度提高了。
这就说明了,想象会让我们觉得事情是发生过的,你可以再回忆下自己过去的经历,究竟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的?
我们的记忆,还真的挺不可靠的。一被暗示,一被脑补,错的记忆,就出来了,而我们还一直信以为真。
*实验范式: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在具体的实验中可以做为模板,并根据自己的新要求进行修改的实验。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Inventory,简称LEI):含有若干条较常见的生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