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有说集体记忆的问题,我倒是觉得文字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对的
前两年搞40周年活动,不少同学写回忆文章,微信上贴的到处都是。其实就是40来年的事,有些记忆都非常模糊了。
当年有一场两个系之间足球赛,赛后还引起了斗殴,参与的人有二十多个。这个算是很大的事件了。受了处分的名单比较明确,受批评的就比较模糊了。甚至谁上场,谁打进了第一个球,都成了有争议的。
关键时刻,另一个班有位绰号小特务的哥们上场了,无偿贡献出17本日记,请好事者自行查找。日记本里的纸都黄了,看着就是个文物。
我对这位出身小识字分子家庭的小特务从来就不感冒,他记笔记的目的是隔三差五的向系里的领导汇报俺们的动向,帮助辅导员了解情况。他的文字倾向性很强,而且有不少指鹿为马。当年大家都知道。可是,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同学们可能就是回首往事,没啥功利色彩,也就只能依靠他的文字了。
这位同学向领导告密了几年,其实没得到啥实实在在的好处。基本上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后来去211大学教书,50来岁混到了教授,已经退休了。看来工作之后,他没有继续他的告密事业。有点可惜。也许是因为前些年天朝比较宽松,打小报告的工作难度加大了。我倒是觉得这方面他如果好好努力,应该可以大有作为。半途而废,真是可惜
马未都在电视上侃时经常说,历史没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