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史记》记载的可靠性
本人读《史记》至少5遍,也一直关注《探索发现》节目,几乎每期都看,特别是离现代久远的。现来说说《史记》记载的可靠性。我自己定可靠性如下:
1:文物发掘中的文字,最为可靠。
2:离成书年代越近越可靠。可靠性次之
3:民间传说。包括讲史小说如《三国演义》中正史不载部分。最不可靠。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曹操疑冢”。现已证实是北朝末期、东魏、北齐墓葬。在离墓葬不算远的北宋时代就已被普遍误认为曹操设的“疑冢”了。
下面话入正题:
1:《史记》中的夏、商(殷)本纪,基本靠传说,与出土文物基本对不上,
2:《史记》中有关(西)周的记载,小部分可靠。
3:《史记》中有关春秋(十二世家)部分可靠。
3:《史记》中有关战国记载,大部可靠。注意一点:尽管《史记》、《论语》都说,孔子时已有(竹、木)简,但现代文物出土的简书,大都是战国时代以下的(有知道战国前简书——实物,可指出)。
4:《史记》中远古人物(夏、殷本纪除外,世家、列传)的人物都是以周为起点的。列传开篇就是《伯夷叔齐》,为商末周初人物(尽管其“不食周粟”),其他人物也一样如“齐太公”——姜子牙
5:秦统一后的记载绝大部分可靠,尤其是汉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