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恩来的评价,综观各种见解,可归为三类:一是以中国官方为代表,努力塑造周恩来光辉形象; 其次是民间犹爱周恩来的某些人,认为周恩来有人情味。 三是把周骂得一钱不值,指他卑鄙无耻、毫无人性,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为虎作伥。 曾任毛私人医生多年的李志绥就说周在毛面前低声下气,是个人格低下的人。
这三种评价都可以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都不能对矛盾现象自圆其说。
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怀疑思考和材料收集,觉得可以对周恩来的矛盾现象,作出综合解释了。 为着行文方便,将基本上依照历史本身的行程,进行分析。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谜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 他一到广州,就被任命为刚成立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正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军衔为中将。 周时年二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他到底何德何能,出国所谓留学数年,归来便获如此重任?
其实一切的关键在于周恩来归国途中,怀里揣着一封推荐信。 写信人是第三国际执委书记、斯大林密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 收信人是当时苏联派到中国协助孙中山训练军队、建立黄埔军校的鲍罗廷。 鲍罗廷一见此信,二话不说,就任命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并授中将军衔给这位从未上过战场的青年人。
季米特洛夫当时还是世界共产党情报局主席,周恩来恰恰是中共特务组织创办人。 他在法国以及在德国留的什么学,受的甚么训,不是十分清楚吗!
对第三国际来说,周恩来是操纵中共的工具,而对中共来说,周是第三国际的代表。 当时中共完全受莫斯科和第三国际控制,他们赏识谁,谁就能在中共占据要津,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就连中共党史也无法遮掩这一事实。
周恩来旅欧期间除了成为季米特洛夫亲信之外,还利用旅欧支部,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帮派体系。 这一帮派体系对他一生的重要性,我们只须看看名单就知道:朱德、叶剑英、邓小平、陈毅、李富春、李立三、李维汉、聂荣臻、蔡和森(归国后任政治局委员、一度任中央书记)、恽代英(归国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广东区委书记)、向警予(蔡和森之妻,归国后任政治局委员)、蔡畅(蔡和森之妹,中央委员)。 (上述名单凭记忆所及)
不倒翁之谜
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在上海对中共大开杀戒,中共开始公开筹建自己的武装力量。 周恩来的背景和作用,就变得异常重要起来。 他遵照第三国际指示,和朱德、贺龙、叶剑英等策动南昌起义(在这之前,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广东省委已经下设军事部,因此中共军队的真正创始人是周恩来)。 不久,毛泽东搞了秋收起义。 毛的草根性和自发性,使他选择到偏避山区占山为王。 周恩来遵循第三国际指令去攻打广州,仅至半途,入马已损七八成,余部只好由朱德率领去井冈山借毛泽东地盘躲避。 周恩来仍去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策划城市暴动、搞暗杀。
按苏联观点,社会主义革命要取得成功,只有发动城市起义。 周恩来虽然屡战屡败,人马十损其九,却始终坚定不移执行第三国际的指示,斯大林对毛泽东盘据山区非常不满,指责其是富农路线。 周恩来奉命从上海赶去江西瑞金,亲自坐镇,派陈毅夺了毛泽东兵权,撤了毛的职务并逐出政治局。
盲从斯大林的结果,连江西根据地也瓦解了,不得不撤转移,进行长征。 由于连打败仗,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每天都有大量士兵开小差。 十万人的队伍跑到遵义,只剩下二万人,这支队伍面临彻底瓦解。
中共每次出现重大失误都有人被抛出当替罪羊。 第一次是陈独秀,第二次是瞿秋白,第三次是李立三。 二、三次左倾路线的具体领导人和执行者都是周恩来,但他在党内的地位丝毫未动摇。 至于这第四次所谓王明路线,周在军事上的责任更大。 奇怪的是,毛泽东和王稼祥在遵义会议发难时,矛头直指博古,未伤及周半句。 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起先只是做和事佬,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心平气和讲话,会议开了一天一夜之后,到第二天,周恩来转而支持毛泽东。
新成立的领导核心三人军事小组中,周恩来依然名列其中。 排名顺序是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 周恩来垮不了的原因,查看一下参加遵义会议成员的名单就知道,周恩来的势力几乎占了八九成,毛泽东如同时挑战周恩来肯定赢不了,说不定自身还要遭遇厄运,即使他能赢,所赢的结果,只能是这支溃不成军的部队一分为二,变成周恩来的军队与毛泽东的军队,那同样意味着大家都将被蒋介石消灭。 其次,这支军队需要苏联物资上的援助,要使这份外援不断,领导层必须要有莫斯科信得过的人。
毛泽东果然不负众望,取得长征胜利。 胜利的得来并非像中共所宣扬吹嘘的那样,是由于毛的英明指挥,毛碓实也打了一二次小胜仗,但最终能摆脱蒋介石围追堵截,靠的是心狠手辣的大阴谋。
长征起先的意图是兵分两路,突围到新疆或内蒙古中苏交界处,在那儿背靠苏联建立根据地。 蒋介石当然不会让中共打了如意算盘,因此一直马不停蹄沿着中共的逃跑路线围追堵截。
毛接手指挥权后,以党中央名义电令红四方面军,继续按原定计划北上,还装模作样约定了会合地点,使红四方面军行踪完全暴露,吸引了蒋介石调军围追,他和周恩来却悄悄溜向陕北延安。 张国焘所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人数上比毛的一方面军要多得多。 被骗作诱饵的红四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 毛、周为了遮掩自己的卑劣用心,反过来倒打一耙,说张国焘擅自率军逃跑,另立中央,给张国焘安上个阴谋家的罪名。
毛泽东到延安脚跟甫稳,喘息方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王稼祥踢出局。 毛不相信来自莫斯科的人,但对两虎共存的局面来说,又必须要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的中间人物,这个人物既不能与莫斯科关系太深(太深毛泽东不信任),又不能有自己的势力和组织系统(周恩来不放心),但在党内却要有相当资历。 毛泽东挑选了刘少奇,刘原先一直从事地下工作,地下组织已基本上被蒋介石捣毁,他与毛共过事,到过莫斯科开会,在党内无自己的势力,却有相当资历。 这是一个可以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毛把刘少奇扶植上来之后,经过数年经营,曾打算清洗一批周恩来的势力,这就是所谓的延安整风,半个世纪前的整风,至今讳莫如深,有关档案拒不公开,至今只传闻周恩来在整风时作过检查,看来他的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创,因他的地位依然稳固如旧。
关于周恩来与季米特洛夫的关系,《开发杂志》此前刊文披露,有人认真研究过周恩来的早期履历后,认为周恩来出道时是共产国际的秘密特工,曾在德国接受过季米特洛夫的训练,然后由共产国际派回中国。 1922年,周恩来加入共产党后长期滞留德国,长达两年。
在这期间,1923年秋,季米特洛夫也流亡到德国,负责对各国共产党人的军事及特务培训,以在各国策动赤色革命。周恩来因此成为季米特洛夫的门徒、亲信,后来担任共产国际情报网在中国负责人。此后,周恩来一生都干着那种特务见不得人的勾当。
下面这个是说张申府介绍的。
蔡咏梅:周恩来与张申府和共产国际的隐秘关系 – 独立中文笔会
上图周恩来与张申府夫妇在柏林万赛湖。左起赵光宸(周恩来南开同学,也是天律觉悟社同志,但后来倒向国民党,去了台湾)、周恩来、刘清扬、张申府,但后来中共官方发表的照片只得周恩来一人(见下图)
Jakob Mirov-Abramov,周恩来在柏林时共产情报局在欧洲的总管,史沫特莱在柏林被他招募入局。
周恩来初到欧洲时经济很困难,这已有很多资料可证实,但加入共产党後,既没有打工,也没有读书,经济状况明显好转,过着体面的生活,这也有许多资料可证实。钱从何来?当然只能是共产国际。韩素音写的周恩来传记即披露,一位法国女共产党员定期送钱给周恩来的共产主义小组,共产国际还出钱给周恩来买体面的衣服,以让他在社会上活动。英国记者迪克?威尔逊的《周恩来传》英文版说,周恩来一位同学指周恩来每月从共产国际获得2500法郎(中文版将此话删除)。
我的《周恩来秘密情感世界》出版後,一位法国记者发短讯给我,问我写这本书是否目的要披露周恩来在欧洲拿苏联的钱。我回答他说,我写书当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这个事实是在写的过程中发现的。
周恩来有一年时间与张申府夫妇移居柏林,中国大陆出的书籍和文章一般的解释是因为德国物价低生活容易。恐怕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更容易与共产国际接触。因为当时德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在欧洲最大的支部,共产国际西欧局即设在柏林。1921年苏联派驻柏林大使馆任二等秘书的俄国犹太人Jakob Mirov-Abramov真实身份是共产国际情报机关OMS在欧洲的总管,手下有25人,他其中一项工作是负责转发经费和传达莫斯科的指令,并招募共产国际间谍,中共着名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即是在柏林时被他招募入局。Jacob的招募工作还包括招募和安排外国人到苏联接受红色教育洗脑。此人1931年才调回莫斯科。很巧的是,据中国官方资料,周恩来当时在柏林的工作之一也是帮助中国留学生拿苏联签证,安排他们去苏联。更巧的是,许芥昱的《周恩来传》说周恩来在柏林时住在相当高级的住宅区威廉街,而OMS的国际总部也在同一条街(131-132 Wilhelmstrasse,威廉街131号至132号 )由此来看,周恩来与这位共产国际特务头子能够没有关系吗?因此一直有人怀疑周恩来也是共产国际的特工。
周恩来从欧洲直接回国,没有绕道去苏联受过训,但他在黄埔军校後却能建立起苏联式的政治工作制度,并设立一套苏联式的意识形态教程。他这一套是从哪里学来的?他是否就是在柏林接受了共产国际情报局的训练?後来他从事地下秘密工作和情报工作的经验是否也是从OMS处得来的?
美国汉学家舒衡哲女士在文革结束后访问劫后余生的张申府。下图其中两句文字是说张在访问中披露是他推荐周恩来任黄埔军校一个职位。

这个中文自媒体是如斯说,懒得看喜欢听的,可以听这个
https://www.youtube.com/live/Xjr6gW5D5O8?si=RedexoLk9AgIr6VZ
邓演达与宋庆龄在苏联。宋是“(第三)国际的人”,可能就是这次苏联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