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历史要点的疑惑,转贴《蒯大富二下北航借枪》。蒯大富的化九班好像是核技术,是精英学生,韩爱晶的北航也是精英专业
如果不知道《中央武装北航红旗》之类问题,论坛上的讨论就比较小儿科。贴这些问题是劝大家悠着点,好好研究逻辑和科学吧。
据说支持文革的有北大副校长周培源、浙江省长周建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七机部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领导姚桐斌等人。中央想让粟裕管军工,但粟裕对七机部武斗没办法。据说周恩来对粟裕说:粟裕你七战七捷,怎么今天成了个大姑娘。这大概算粟裕的滑铁卢。所以,粟裕后来在政坛地位不重要,也不奇怪。当然林副主席有办法,但后来很惨。
中国大陆事务很复杂。所以我不参与中国大陆的事务。仅对某些历史疑题感兴趣。
好像说韩爱晶是二司的,66年底差点落伍。朱成昭成立三司,支持蒯大富。所以一开始朱成昭比韩爱晶激进。但后来朱成昭转向保守。韩爱晶、朱成昭都有中层干部家庭背景。
好像说414派在清华势力大,后来蒯大富的团派在清华像身处敌占区;但团派有30几支枪;414只有一支半(这有争议)。所以,后来毛泽东嘲笑蒯大富:你有多少人枪。
戴维堤的长篇自传回忆录:《逝者如斯》中有《中央武装北航红旗》和《蒯大富二下北航借枪》等章节,说中央给北航红旗发了几千支枪。我看到这资料,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找不到原书,看不到《中央武装北航红旗》来龙去脉。只能转贴胡鹏池、但燊文章《7·27 上午,蒯大富究竟去哪里了?》中的引文:
“北航红旗”保卫部长戴维堤在其著作《逝者如斯》专有一节《蒯大富二下北航借枪》,其中有一段极为绘声绘色的描写:
1968 年7 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在北航主楼二楼的组织保卫部办公室里沙发上已睡觉,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蒯大富,只见他像监狱里逃出的犯人,头发胡子很长,披一件又破又脏的大衣。
“司令驾到,有失远迎。怎么如此狼狈?”我把他让进了屋。
“咳!别提了,差点让‘老四’打死!”蒯进屋后出了一口长气。我立即给他倒了一杯水。
“半夜鸡叫,定无好事,蒯司令有何公干?”我说。
“老弟救救我。”蒯大富一本正经,双手作揖,吓了我一跳。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有物,只要别武斗就行。有什么困难,说吧!”我十分慷慨。
“人,钱都不需要,只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枪!”蒯大富知道,中央发了北航数千枝枪。
我心里顿时一沉。
“要什么都可以,只有这枪不能给,我说了不算。”我也学着耍滑头。
“谁说了算?”
“上面当然是周总理、卫戍区,学校里当然是韩老六了。”韩爱晶外号叫韩老六,那是电影《暴风骤雨》里的一个人物。
“那我找老六去。不过说好,只要老六同意给,你就得给我。”蒯很聪明。
蒯走了,他知道韩爱晶在体院留学生楼疗养。韩最近身体不好,吐血,周总理派自己的保健医生给他看了病。
蒯一走,我立即要通了韩爱晶的电话。
“蒯大富来要枪,怎么办?”我问。
“不给!”韩回答很坚决。
“他赖着不走怎么办?”
“你看着办吧,这事我不管。”韩把皮球踢了回来。
过了一会儿,蒯大富又来了,面露喜色。
“我找到老六了,他同意给。不要多了,几十支就行。”蒯大富在清华井冈山是太上皇,说一不二,但这里是北航。北航红旗是一个战斗集体,韩爱晶比较民主,不像蒯大富那样独裁。
“韩爱晶同意了也不行。老蒯,你听我说,这枪绝对不能动。这不是木头棍,枪一响要死人的,你要考虑后果。”我正式劝他。
“‘4.14’有枪,把我的人都打死了。我的几支破家伙,不管用,吃了大亏。你给我枪,出了事是我的,与你无关,你放心好了。你们几千支枪,给几支怕什么,用完了还给你,神不知,鬼不晓。”蒯果然缠了起来,但我始终不松口。
当时,蒯也24 岁,同我一样大(注:后来知道他比我小一岁)。我不能吹牛比他强,但在借枪这件事上,我确实理智得很,比他聪明。
蒯大富嬉皮笑脸,完全没有了蒯司令的风采,他开始在我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胡乱翻动起来。出于面子,我不理他,任他乱翻。他忽然走到保险柜面前,拍了拍说:“这里面肯定有枪,打开看看。”
我的天哪!里面确实有五支带子弹的“五四”手枪,幸亏门锁着。
“里面全是小偷流氓材料,没有枪。再说钥匙在秘书手里,我打不开。”我笑着说。蒯一无所获,走过来一下子拉开了我办公桌的抽屉。我锁上已经来不及了。抽屉里恰好有几十发刚从学生手里收缴上来的各式子弹,真见鬼了!
“啊!子弹也行,我拿走了。” 蒯一把抓起了包子弹的报纸,塞进了破大衣口袋里。
我没有再坚持夺回来,心想,反正是些杂牌子弹,没什么用,拿去就拿去吧,否则他缠着没完。
蒯终于很不满意地走了,临走说我不够朋友。
戴维堤最后说:“以上就是蒯大富深夜二下北航搞枪枝子弹的全部经过,绝对没有丝毫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