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志村菊次郎在黑夜里上厕所走反了方向,不过20分钟后就归队了,但是日方一直隐瞒此细节。这个影响大历史的小人物就是左下这位。左上是下达向中国守军开火的日军联队长,名牟田口廉也。右边是日军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就是他的第3大队挑起了“失踪事端”。

当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时,牟田口廉也的顶头上司可能还蒙在鼓里,他当时还在秦皇岛检阅部队,直到7月8日下午才赶回丰台指挥作战。这位指挥官的名字叫河边正三,他是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其麾下的驻屯军旅团,是驻华北日军的主力。图为河边正三(前)在卢沟桥前线。

1937年7月,卢沟桥前线作战的日军军官。

1937年7月,卢沟桥前线,日军的通讯班。

1937年7月,宛平城内的中国军队出城作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卢沟桥行军的29军士兵。

卢沟桥上与敌拼杀的中国士兵。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卢沟桥被日军占领后的情景。

1937年7月19日,北平丰台附近,行进的日军部队。

1937年7月18日,北平丰台附近,休息的日军骑兵部队。

1937年7月19日,由天津到北平的宋哲元(中脱帽者)。

蒋介石得到卢沟桥事变的报告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固守宛平,就地抵抗”。7月17日,蒋更在“庐山谈话稿”中宣称:“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图为蒋介石在庐山讲话。

乘车前往卢沟桥准备誓死守卫国土的北平学生。

北平郊外准备迎战来犯之敌的国军士兵

1937年7月,北平附近的中国士兵。

在坦克车上瞄准射击的日本士兵。

1937年7月28日,北平南苑,日军军官在查看空袭报告。

京城到南苑军营的路上,牺牲于日本炮火的中国军人。

南苑,死于日本飞机轰炸的战马

在南苑受伤的29军士兵,返回北平城时接受守门官兵的搜查

南苑一场战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在混战中壮烈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向北平方向突围时,于大红门附近英勇牺牲。他们是抗日战争开始后最早牺牲的高级将领。图中左为赵登禹,右为佟麟阁。

卢沟桥保卫战和平津保卫战,还有两个人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和29军219团团长吉星文(右)。7月28日,张自忠代理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受到了撤职查办的处分,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吉星文则在1958年金门战役中阵亡。

占领宛平城后的日军。

1937年8月8日,日军举行占领北平的入城式,日军由正阳门进入北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