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和三星堆1号青铜树之间的一个对等关系
科普闲谈
2025年7月5日
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占据空间最大的一件青铜文物叫一号青铜树,1986年出土于2号坑,誉称为通天神树。民间和考古界的专家们写了很多的文章,从定性的角度来探讨其含意的种种可能性。
遵循历来的规矩,这篇科普短文通过量化分析给出两个可验证的公式,从而展示了太阳系的冥王星(Pluto)与一号青铜树之间的一个对等关系。
这棵青铜树上有一个龙形器物,头部扬起居于下方,龙体沿树身向上攀伸[1]。在扁平的龙头前部,有6个排列整齐的圆形标记物。一共两排,每排3个,很象是数学中的一个矩阵表达式。这个构型既可以是整数6的一种表达,也含有最小素数对(2,3)的意义。相似的排列图案在其它三星堆文物上也可以观察到,因此它可能还是一种器物分类的标志。
1号青铜树的高是396厘米[2]。将已知的两个数,6和396,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值
6 x 396 = 2376 (厘米) (1)
其中6是一个无量纲整数。人类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 [3],它是目前太阳系最外围的一颗行星。从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网址上可查到它的直径值[4]
冥王星的直径 = 2376 (公里) (2)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观测和度量,冥王星基本上是一颗球形体,没有赤道直径和极地直径之分。因此,公式(2)中的直径数据是一个唯一的直径几何量。
对比公式(1)和(2)中的两个整数值, 它们完全相等,没有误差。从度量的角度看,二者唯一的区别是长度单位不同,一个是厘米,一个是公里。这一结果与先前文章中[5]介绍的内容相似,两组数据可以在十进位的基础上通过放大或缩小进行互换。由此推测,冥王星的直径是该树高度设计制造的一个依据,精准度很高。至此,太阳系的九颗行星与两件三星堆文物相关:蓝色青铜头像和1号青铜树。
需要指出是,这棵青铜树由200多块残件修复而成 [6],耗时近10年。树上所含各类信息的内涵之深、外延之广,令人惊叹不已,免不了要猜想有超自然之力在协助修复团队的努力。实际上,此树的构造本身就是一部含有丰富“文字”的书,只是三星堆人没有遵循某些现代考古人士的要求:用他们喜好的字体和方式来记载史实。
冥王星的各种高精度的参数,是美国宇航局的星际探侧器“新视野号(New Horizons)[7]”在2015年飞越其周边后才得知的。这比三星堆文物制造的可能年代至少要晚数千年。“新视野号”于2006年1月19日升空,飞了九年多才靠近冥王星。
龙首上圆形标记所表达出的整数6或素数对(2, 3),在公式(1)和(2)的整数2376中有其他的意义
2376 = 6 x 6 x 66 (3)
2376 = (2 x 3)(2 x 3)(2 x 3)[(2 x3) +(2+3)] (4)
式(3)是4个数字6的直观排列,式(4) 是最小素数对(2, 3)的一种5组运算组合。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这是行星、青铜树、整数、素数对之间的一种奇特相遇。用整数表达文物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三星堆人的天赋之一。
顺便提一下,若将1号青铜树称之为“通天神树”的话,它的天界至少到达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冥王星。
本文是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1] 央视网,《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十七集 三星堆青铜神树:生命之树。2018年1月4日。
[2] 三星堆博物馆网址, 青铜神树, 2025年4月8日。
[3] Pluto Facts-NASA Science. science.nasa.gov/dwarf-planets/facts . April 22, 2025.
[4] David R. Williams, Planetary Fact Shee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18 March 2025.
[5] 科普闲谈,蓝色青铜头像:三星堆行星科学家一例。文学城/几曾回首。2024年3月15日。
[6] 中新社,余建: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为何还在不断“长高"? 2024年7月23日。
[7] science.nasa.gov/mission/new-horiz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