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红岩的作者罗广斌跳楼自杀、脑浆爆裂。善于与国民党监狱、特务做斗争的革命作家,连文革都熬不过,说明:我党监狱最厉害No1
旅美作家胡平:
写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本是造反派,跳楼自杀了,应是67年1月,我那时正好步行串联到重庆,小报上有照片,从头顶裂开,很是恐怖。
善于与国民党监狱、特务做斗争的革命作家,连文革都熬不过,充分说明,本党的监狱最厉害。
文革身亡及后续平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罗广斌随即受到冲击,被定性为“叛徒”、“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小说《红岩》也被说成是“反动”小说。1966年10月23日,罗广斌在重庆解放碑广场与中共重庆市委工作组“辩论”,罗广斌自称不是叛徒,自己的作品没有问题。罗广斌很快成为重庆尽人皆知的“造反派”,同时也成为重庆群众组织两大对立派别斗争的焦点[4]。在重庆群众组织两派公开决裂时,罗广斌被对立派别攻击为“重庆文艺界最大的铁杆保皇分子”、“山城头号政治大扒手”、“周扬黑线上的人物”、“与黑帮分子沙汀、马识途等关系十分密切”[1]。1966年12月17日,在《红旗》1966年第15期社论《夺取新的胜利》发表两天后,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即“首都三司”)发起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全国在京革命派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誓师大会”,周恩来、陈伯达、江青、谢富治、刘志坚、张春桥、谢镗忠、王力、关锋、戚本禹、穆欣、姚文元、汪东兴等中央领导人及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出席,罗广斌在大会上作为外地造反派代表发言[6]。1967年1月24日,“革联会”(支持革联会的派别被称为“八一五派”)夺取重庆市大权[4]。1967年2月5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中绑架并抄家,罗广斌自此遭到关押。1967年2月10日,罗广斌当天清晨在关押地——重庆市沙坪坝区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八一楼厕所打水洗脸时(现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一带)身亡,终年42岁,死亡时脑组织飞溅出数米远,关押者称其系“自杀”。罗广斌“自杀”的消息被通知给其妻胡蜀兴[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