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故乡

流动的故乡

 

  与姐姐越洋通话时,她突然问我:“弟弟,你说我们的老家在哪里?”

 

  我脱口而出:“四川啊!”

 

  然而,细细思索,我对那个地方的感情并不深厚。我既未在那里出生,也未在那里成长,那里的山水草木与我似乎没有太多联系。为了不让我忘记祖先,家族长辈借助四川统战部和相关部门的邀请,组织了百余人从各地和海外浩浩荡荡地回了一趟老家。老家对我而言是陌生的,除了祭拜国葬的曾祖,就是参观那位于钟秀山上、奶奶亲手设计、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祖屋。那一天,县委县政府县招待所暂停办公,让原本的主人暂时回到曾经的时光。长辈们诉说着整个山都是家族的,他们的童年时常在月夜下下到山下,在泛着月光的西湖石栏边唱歌玩耍。而我唯一记住的,是钟秀山上米芾题的宋碑“第一山”,以及自家门前奶奶亲手种的那棵硕大、几人才能合抱、耸入天际、沁人心脾、桂馥兰香弥漫整个县城、被川人称之为“黄桷兰”的白兰树。

 

祖屋旁的第一山

 

  人们的家乡或许是村中那棵老槐树,村子四周绿油油的麦苗,挂满饱满谷粒的稻田,牛在哞叫,羊在吃草。我突然意识到,老家应该不是那里,应该还有别的地方。这时,姐姐在电话中提醒我:“我们的老家不能以籍贯划分,应该是随着时间流动、伴随我们成长的地方,而且这个群体很庞大。”

 

  部队!军营!

  对呀!部队大院才是我的老家,那里倾注了我童年和青春的全部感情,也是人生最美好的生活和记忆。

 

从小生活的部队大院大门

 

  六岁那年,我离开了出生的大城市天津,随父亲迁往他服役的军营。那座部队大院,成为我童年和青春的摇篮,承载了我最深的记忆和情感。

 

  大院的晨曦,总是伴随着清脆的军号声。我们在八一小学的操场上列队,口号声此起彼伏,仿佛与天边的朝霞共鸣。课堂上,军人老师教我们读书识字,也教我们立正、稍息;课余时,6岁的我开始学习操枪瞄准、练习投弹,还有每年的实枪实弹射击。

 

  部队大院的生活节奏严谨而有序。靶场上传来枪声的回响,坦克的轰鸣震撼耳膜,友邻空军部队战机常常从军营上空划过,留下道道白色的尾迹。我看见新兵的稚嫩在训练中逐渐褪去,最终成长为英姿飒爽的军人。也经历中苏关系紧张时期,目睹一辆辆军车、炮车驶出军营,紧急拉动;更难得看见父亲1976年对台登陆作战演习一级战备时,刺刀钢盔闪亮,荷枪严阵以待。

 

部队大院師大操场和大礼堂

  也经历军委一道命令,父亲的部队换防千里大搬家。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新的开始,而部队大院,却始终是我心中流动的故乡。

 

  后来,我离开了部队大院,下乡、当兵、参战、上大学、工作和经商,人生经历了诸多变迁。家也搬离了部队大院进入城市生活。然而,城市的喧嚣让我感到漂浮不定,仿佛失去了根。我渴望回到曾经的部队大院,那个属于我的故乡。

 

  出国临行前,我踏上了回归故乡的旅程,回到那座曾经承载我童年与青春记忆的部队大院。离开了近二十年,眼前的景象依旧熟悉:高大的树木愈发苍翠,建筑依旧挺拔。然而,那些曾经宽阔的道路,如今在我眼中显得狭窄许多,也许是童年的瞳孔将它们无限放大。坐在曾经的家门前台阶上,望着熟悉的一草一木,往昔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而今,曾经的少年已近不惑之年。

 

这里是我曾经的家 

 

  我对这里充满深情,它不像喧嚣的城市,而是一个不起眼的乡镇旁的军营,却是我成长的地方,我真正的故乡。这座部队大院,承载了我童年的欢笑与泪水,青春的梦想与迷惘。它是我生命中最初的起点,也是我心灵深处永远的归宿。

 

  故乡,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地理概念,而是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地方,是那些给予我们温暖与力量的记忆。它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迁而流动,但那份深深的眷恋与牵挂,却始终不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俺们这嘎达当年有个顺口溜:海军的大庙,空军的楼,总后的礼堂第一流。。。 -skipjack1- 给 skipjack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33:12

你是東北那嘎达的?謝謝回復!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41:01

公主坟那嘎达 -skipjack1- 给 skipjack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42:12

也在复兴路:)。曾经近邻,去海军大院要邓丽君磁带。。。 -hongshankou- 给 hongshankou 发送悄悄话 hongshanko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50:38

握爪 -skipjack1- 给 skipjack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3:05

握:)) -hongshankou- 给 hongshankou 发送悄悄话 hongshanko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6:09

哈哈!我知道公主坟南侧有海軍五十年代建的黄色办公大楼和灰色宿舍楼,像大廟。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45:17

现在黄楼前面又是花坛又是啥的,显得很挤,还是过去好,留白 -skipjack1- 给 skipjack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2:42

黄楼和灰楼都是梁思成设计点,现在应该也算文物了吧 -skipjack1- 给 skipjack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8:36

1952年總後的大禮堂設計有第三層,供跳舞,結果被周恩來得知,批評總後,當時志願軍還在朝鮮打仗,最後取消第三層,即使這樣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53:37

可惜那么好的礼堂十多年前被拆除了,血色浪漫几个镜头就是在礼堂门口拍的。 -风铃99- 给 风铃99 发送悄悄话 风铃9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1:28

听朋友说,海军一礼堂10几年前就拆了 -skipjack1- 给 skipjack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6:43

我文中的大礼堂,是失火烧掉以后重建的。1970年父亲所在师除一部分部队留守,都去湖北沉湖开垦稻田,而我父亲是留守处主任,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832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25:04

留守处是什么功能?是不是小说上所说的老营?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31:49

留守部队总称,留守处主任是最高领导,不过这个职务是临时,短则按月长则按年。我父亲当时正式职务是师后勤部政委兼留守处主任。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57:20

原来是老乡,问好!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0:56:42

是说我吗?不过要先感谢回复。您是天津还是四川?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2:08:56

去你的博客拜读,得知是天津老乡。在天津哪个区?我是河西佟楼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2:20:55

佟楼是不错的地方。我开始在和平,离食品一条街不远。后来拆迁去了南开。 -新手庚- 给 新手庚 发送悄悄话 新手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2:40:33

十年前,“谢谢你”网友贴出一篇网文,总结了一下军队大院孩子的性格特征。那篇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1:54:31

谢谢回帖!请告诉出处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2:06:58

我一下子找不到。那篇贴文炸出来好多军队子弟和当过解放军的网友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2:13:53

谢谢告知!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25 postreply 12:23:27

赞!理解。还有一些国家直属单位也是类同。然祖籍似乎是和根,文化契合等有些关联。-:)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0/2025 postreply 01:05:12

謝謝回復點贊!建國初期有許多其它省份人調入北京,另外五六十年代蘇聯援華項目、支援三綫,讓許多人離開故土到新的地方安家。 -少壮军人- 给 少壮军人 发送悄悄话 少壮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0/2025 postreply 09:10: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