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杨绛是在抗战开始后, 于38年放弃钱已获得的一年奖学金回国的。钱回国即赴昆明西南联大教书,杨带幼女回上海投靠亲人

本帖于 2025-05-14 11:48:5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weed123 编辑
回答: 也谈才女伽子罗衿2025-05-13 19:40:52

查了些资料,他们抗战中经历粗略梳理如下:

1938年9月,杨绛钱锺书钱媛乘坐法国邮船阿多士2号到英属香港,在香港上岸然后借道越南,坐火车从滇越铁路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教书,杨绛则带着一岁多的女儿钱媛回上海,投奔逃难到上海在租界居住的家人(当时只有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日军占领,但处于日军四面包围之中),分别在钱家和自己父亲家居住。

杨绛回上海后不久,振华女校校长王季玉就邀请她担任振华女校上海分校校长。同时,应李姓富商之请,为其女补习高中全部功课,从高中一年级补习至高中三年级毕业。

1939年,钱锺书奉父命,情不得已放弃西南联大教职赴湖南蓝田师院为英文系主任。

1941年 钱锺书辞职回上海,准备再回西南联大,却杳无音信,杨绛父亲杨荫杭把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授课的钟点让给了钱锺书,这样杨绛家生活才有了着落。

上海全部沦陷后(约1942年?),振华女校分校被迫解散,杨绛在工部局半日小学代课,业余时间写作话剧。杨绛全家都住在辣斐德路钱家,一住就是8年。杨绛每天乘坐电车去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之间的学校教书,电车途径黄浦江大桥,日军在上面把守,每次日军上电车检查,乘客都要起立,一次,杨绛站起来慢了些,日本兵走到杨绛面前,用食指在她下巴下猛的一抬,杨绛顿时大怒,“岂有此理!”,日本兵与杨绛对视一会儿之后才离去,从此杨绛情缘步行再也不坐电车了。不久,这所学校遭到日军接管,杨绛不再去上课,钱锺书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1943年 5月,《称心如意》上演。秋,日本人接管小学,杨绛辞去半日小学职。


1944年,钱锺书动笔写《围城》,共写两年。1946年完毕。锺书写《围城》期间,杨绛辞去女佣,兼任“灶下婢”。

1945年,  据杨晚年自述,“1月《弄假成真》出版。3月27 日,父亲在苏州寓所脑溢血去世。我夫妇到苏州与我姐姐弟弟等于3月30日安葬父亲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母亲墓旁。4月1日回上海。《游戏人间》上演...《风絮》由“苦干剧团”登出预告.... 4月底或5月初,日本宪兵司令部不知杨绛何人,来我家搜查。我到日本宪兵司令部受讯” 

同年,抗日战争胜利,夜闻消息,举家乐极不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