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房子

本帖于 2025-04-11 06:51:4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方外居士 编辑

老家一个标准的老式的房子叫四井口。不知为什么叫四井口,反正人们这么叫,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 

四井口由后往前由堂屋,天井,厅屋组成。 大门开在厅屋前, 正中间,两扇开,门槛是长条石头。堂屋通常有后门,不开在正中,偏向一边,一扇开。

堂屋是正屋,两间房,中间是厅,是家人闲坐吃饭或宴客的地方。堂屋有堂门,与大门大小类,门槛是木头的。

天井在堂门前面,是偏长方形的一个没有盖瓦的空口,下面是一个用条石和石板做的接雨的小石池,雨水下来池中从一个地下的暗道(叫阴沟)流出屋外。防阴沟堵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天井前面是厅屋。厅屋和天井间有一排屏风一样的镂空雕饰木门隔着,叫中门。天井和厅屋两侧都有两间房,叫厢房。厨房通常是天井旁边的一间厢房。这样整个标准的四井口共有六间房。 房间很大。也有变化的,若把厅屋去掉缩短一点,天井前面就是大门,就叫三屋头。也有加长再加一个或几个天井的,大户人家才有。

 

新建的房子除非翻修,就不是老式的了。新房子没有天井,一般四间房在屋两侧,两间主房在前面两侧,两间偏房在后面两侧,屋子中间是前后一大一小两个厅由一道墙和门相隔相连。 这是正屋。后面通常有一个院子,院子后边再建一排闲房,用做厨房柴屋猪屋等用。

 

再往后人们开始建楼房,情况就又不一样了,已经离我的记忆很远。

所有跟帖: 

有照片就好了:) -hongshankou- 给 hongshankou 发送悄悄话 hongshanko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03:11

可惜当年没有照相机。现在那些老式房子应该都没有了。土砖做的房子时间久了就必须换墙壁,年轻人肯定宁愿拆了建新式的房子。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13:17

我们中学时代去上海郊区农村学农,两次。一般这样的房子结构解放前肯定属于地主的,解放后分给几户人家居住,一户人家一般两间。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43:43

看来和我们那里大不一样。我们那里每家有独门独户的房子。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47:00

金老显然社会见识有限,捡了根鸡毛就当是令箭了。 -明初- 给 明初 发送悄悄话 明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49:18

有些地方不一样。文革当中我父母怕我打架惹事,文革武斗最厉害的时候把我送到江苏靖江乡下亲戚那里,那里居住条件比上海郊区宽敞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58:46

这样的居住条件在农村可能性不大的,小镇有可能,不过还是宽敞了一点。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52:59

可惜这是事实。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1:59:15

理论上以大队为单位,统一政策。有些政策公社一致。集体所有,国家不能硬性要求。所以,大队和大队不一样。金笔兄好!-:)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3:57:41

+1 起码北方农村的农民都是一家一个院子的,要养猪养鸡养狗 -manyworlds- 给 manyworld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25 postreply 23:26:15

我们那里一般后面是院子,闲屋,前面有一个不小禾场,打谷用的。可以在上面开拖拉机转大弯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6:14:57

这是地主以前的房子,分给你家了吧?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6:27:01

他说他们村,家家都是这样的房子。:)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7:15:55

我家的房子是祖居。爷爷接手是四进口,后破旧漏雨了集中材料改为三屋头,中门做了楼板。改开后父亲后来又改回四进口,没有上中门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72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15:01

我们村最好的一栋房子是地主的,分给了一户贫农,地上都是铺着烧制砖,上好的木料,门口有石凳,那时候队里开大会都去他们家开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44:59

可惜这家人后来不兴旺,最后还是把房子拆了卖了,村里没有人不骂败家子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49:58

鄂南传统民居,天井院。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6:33:49

这座房院可能原来叫做“四进”,后面还有被拆除的两进。 -技术员- 给 技术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6:48:07

您别说,标准的四井口,从前门到后门一共四道门,前门中门堂门后门。可能应该叫四进口。中门是摆设,很多人家都把它拆了当楼板。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03:50

请问老家在哪里?这些房子是解放后修的吗?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7:39:55

这些老式房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應該都是49年前建的,后来有翻修。我记事时起建的新房子就都是新式的了。也见过旧房翻修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08:01

要做一个更正:新房子也有四井口的,我父亲给我叔叔结婚盖的房子就是一个四井口,在一个老屋场上。为了盖这个房子,父亲操碎了心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21:40

那时木材奇缺,房子用的材料明显不如老屋的材料好。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8:23:36

谢谢答复!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10:43:09

你们是到河里挑水还是在天井里打井,用井水? -峻声- 给 峻声 发送悄悄话 峻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9:21:23

在池塘里或远点到河里挑水吃。每家都有一个大水缸,要挑三四担水才满。打井是改开以后才逐渐有。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5 postreply 09:49: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