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疯狂的一九五八年(之二)
一九五八年九月中旬,我进公社新办的农业中学读书时,正是毛泽东发动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进入最高潮的时候。我们学校也接到命令要建造“小高炉”炼钢。所以,这场荒唐的全民炼钢运动我也是亲身参与了的。
毛泽东在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同时为什么又要发动“大炼钢”运动呢?因为钢铁是一个国家发展工业、国防、农业机械化、乃至交通运输的基础材料。中共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的具体指标。毛泽东想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头”,需要有钢铁来撑腰。因此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提高钢铁产量本来就是“大跃进”的主题之一。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日,中共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在给政治局的《汇报提要》中说:“经过三年苦战,我国可以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二十二日,毛泽东对《汇报提要》作了批示,指出:“赶超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一九五九年达到二千五百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然而一九五七年中国的钢产量仅有五百三十万吨。所以钢产量要在一九五九年超过英国,一九五八年的钢产量就必须要有一个极大的跃进。而此时一九五八年也已经过去了一半多。为此,中共中央在八月十七日至三十日召开的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重大决定,要在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将钢产量从一九五七年的产量翻一番提高到一千零七十万吨。九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进行全党全民动员。社论强调:“任务是繁重的,时间是紧迫的”,但“一零七零万吨钢的任务必须完成,一吨也不能少”!在这种形势下,全国上下立即掀起了一个“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那时我去上学的路上,只见街上贴满了红红绿绿“以粮为纲,以钢为纲”、“钢铁元帅要升帐”,以及“为完成一零七零万吨钢铁任务而奋斗”的标语。
练塘是平原水网地区,没有山也没有森林,所以既不产铁矿也不产煤炭,按理说是不具备炼铁炼钢条件的。但是,“全民炼钢”是毛泽东、党中央发出的号令,又有哪个地方党委敢不执行?所以是有条件的地方要炼钢,没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炼钢。那么没有铁矿石怎么炼钢呢?人真是万物之灵,不知是什么人竟然发现我们那里的河道、湖荡水下有一种状似狗屎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含铁量。过去扒螺丝的渔民经常将此物扒起来,都是随手丢回河里去的。这时候当地政府就动员所有渔民用渔船去捞“狗屎铁”。捞来的“狗屎铁”统统集中上交到镇西市梢头一块空地上。那里放了几部磅秤,凡有来上交“狗屎铁”的,有专人替他们过磅记账。那收来的“狗屎铁”真是堆得如小山一样。这是我们当地炼钢的主要原料。炼钢还有次要的原料,那就是挨家挨户动员上交国家的各种钢铁制品,大多是家里破了的铁锅,旧的铁鎝、锄头、斧头,菜刀,不用闲置的大的铁称砣、称钩(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后很多商家的大秤都闲置了起来)。刚巧那时人民公社成立,提倡吃集体食堂,不准私人开伙,许多农民家的铁锅都被砸破锅底上交去炼了钢。最让人不能忘记的是镇上第一中心小学、原来叫“同仁堂”的那两扇生铁铸的雕花大铁门,十分气派、漂亮,也拆下来打碎去做了炼钢原料。炼铁光有“狗屎铁”还不行,还得有一种石灰石混在一起炼。这石灰石就是我们当地人说的青石。青石哪里有?到河边路边去找。我们这里虽然没有山,不产青石,但有一些铺路的、以及修在石驳岸里的石头是青石。于是只要看到,就把它挖出来。也不管挖走了石头,路会留一个坑,石驳岸会坍掉,反正当时这种事无人管也无人敢管说不可以。这种挖来的青石先用大铁锤击碎,然后用一种用两条竹片做柄的、专门敲石子的小榔头把它敲成馄饨菱(即嘉兴南湖菱)大小的石子就成了。这项敲小石子的工作大都由街道动员来的家庭妇女和中小学生完成。所以敲石子的工作我也干过好多天。如此这般,炼铁的原料总算是都有了。
接下来炼铁的“小高炉”怎么建?这事说起来那就真的是儿戏了。那时候我们镇上所有的“小高炉”都是这样建的:先建炉底,用各种废砖在地上垒一个直径三至四尺的圈圈,预留一个一尺半宽一尺来高的口子,这是以后添加柴火用的。然后在炉底用砖头或石头垒三个墩子,上面铺几块比较大块的破瓦缸片,做成炼铁炉的炉膛底,再将炉壁垒高到一公尺半到两公尺左右,顶上留一个直径一尺多的口子,作炼铁时出气之用。然后外面用烂泥巴把砖头的空隙封住,这样一只“小高炉”就算建成了。为了防止漏气,一般会将整个高炉用烂泥巴糊上几层。因为废砖没有那么多,有的小高炉就用晾干的土坯来建。因此那时的街道妇女还有一个脱土坯的任务。记得那时我们镇上芮家浜里的一块空地上,每天有几十个家庭妇女赤着脚在哪里踩泥,或把袖子捲得高高的在脱坯。炼铁时,先在炉膛底铺几层木柴或煤炭,再一层青石子一层“狗屎铁”,一层层铺到离炉顶还有半尺多距离为止。然后从炉底点火连续烧几天几夜。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守在炉边,不断地添加木柴,不能让炉火熄灭。最后,按照上级说的时间烧够了熄火。再等一天半天,让炉子温度下降了,就用铁塔、锄头把炉体扒掉,中间那一大坨烧成“沙琪玛”似的“狗屎铁”就是炼成的钢铁了。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就是钢铁了呢?老实说我们——包括学校的老师看了都觉得不像,但是都不敢说。然后学农村生产队放粮食高产“卫星”一样,大家把这一坨坨的“沙琪玛”放到箩筐里,打着红旗、拿着红纸写的“报喜信”,抬到公社去报喜。公社也没人说这不是钢铁,而是高高兴兴地收下,还郑重其事地称了重量,说要将数字汇总后上报县里。我们估计县里也是这样层层上报,直至中央的。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以《一零七零万吨钢——党的伟大号召胜利实现》为名,向全国人民报喜,说大炼钢铁的任务提前完成了。但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个“喜”可能是假的。
当年我们学校也建了几座“小高炉”。我的任务除了敲青石子,还有一个任务是与另一个同学搭档去找青石。实在说,去挖路上铺的青石板我们不敢,也挖不动;我们是专去找有后院的人家那些立在地上做分界标志的界石。这种界石细长的一根柱在地里,只要用大铁锤在根部一击,界石就会断掉。不过青石做的界石不多,大多是花岗石的,这种石头没有用。还有就是去找废砖。这种东西过去好像很多,但现在也难找了,实在没有,就把人家后院的围墙拆几块下来。这种做法说是“找”,实际是偷。但因为这是“奉旨而偷”,我们根本不怕,只要避开主人家不被骂就行。炼钢要烧木柴。为了炼钢,我们农业中学原来老耶稣堂内的几十条木椅子被烧光,礼拜堂内的木地板也几乎被撬光,木制的双层窗被拆去大半。只是我不负责找木柴,不知道这是哪几个同学干的。
我们镇上的高炉大多建在镇四周的空地上。那时到了晚上小镇四周一片红红的火光和烟雾,仿佛小镇着火了一样。人声日夜不断。我们年小的学生虽然不用到“小高炉”边值夜班,但也非常兴奋,回家吃了晚饭后几次结伴出去巡看。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疯狂将付出怎样沉重的代价。后来看到有关资料,为了炼钢,全国好多地方的山头树木被砍光做了燃料,以后好多年都无法恢复,真正的成了濯濯童山。更因为要完成一零七零万吨任务,在秋收季节抽调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去炼钢,最多时达到九千万人,留下妇孺老幼在家。当时我们家乡农村的青壮年听说也都集中去了县里炼钢,但在哪里炼则不清楚。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大量成熟庄稼无法及时收割烂在地里,造成了一九五八年农业丰产不丰收的后果。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回湖南家乡看到这个情景心痛不已,写了一首诗:“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这是一九五八年秋冬全国农村真实情况的写照。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向毛泽东上书,批评“大跃进”、大炼钢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被毛泽东打成“反党集团”头子。不能不说,一九五八年的“全民大炼钢”运动也是造成后来“三年大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