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年近70岁的韩先楚回到老家红安。那天正是冬天,窗外寒风凛冽,家乡正在受灾,他决定看看乡亲们的情况。陪同人员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改日再去。
韩先楚怒了:这时候不回去,我什么时候回去?他穿上军大衣,不顾其他人阻挡便返回老家吴家嘴。
刚下车时就听到有人叫他的小名。此人穿着一身破棉袄,脚踏破草鞋,韩先楚一看,这不是陈尊友吗?陈尊友拉着韩先楚的手说:祖宝(韩先楚的小名),你现在可是大官了,没想到还认识我。
韩先楚看着陈尊友说:你这家伙,几十年了怎么还穿得破破烂烂的?
陈尊友回怼了一句:这要看你这个官是咋当的,这么多年还让你好朋友这个样子。
儿时好友的一句话让韩先楚说不出话来。这里离自己的家还有四五里路,公社干部希望用车拉过去,但韩先楚认为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想走回家看看。
大家伙担心老将军的身体,找了一大堆理由劝说,好不容易把他带进办公室,并表示:如果你想见哪位乡亲,派车把他接过来便是。
韩先楚看着窗外说:那就把永进和海州两个人接来吧。
永进和海州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听说要见韩先楚之后满脸高兴地随着车过来,三个人一见面就抱在一起。
你们现在的日子怎么样?见到两位故交好友,韩先楚自然非常高兴。
海州可完全没给韩先楚留面子,说起话来夹枪带棒:没问题,我们现在小日子过得很不错,你就踏踏实实当你的大官吧。
韩先楚听出了海州话中的不满,他看到旁边的永进衣服太少,正在那里烤火炉子,身子还哆哆嗦嗦的。
韩先楚赶紧把自己的军大衣披在他身上,永进赶忙推辞说:你还是自己留着吧,可别把你身子给冻坏了。
韩先楚却直接催促:你不要多说,赶紧先穿上,一会儿暖和一下咱们几个回村看看。就这样,三个人就回到了村子里。
刚一下车海州就放开嗓子大叫:乡亲们,韩司令回来了,大家都出来吧。好多人乌泱泱地跑过来,都聚集在海洲家中。
海洲的媳妇忙里忙外到处收拾,打扫卫生招呼客人,可不管怎么收拾都掩饰不了这个家的破败,海洲觉得很不好意思。
韩先楚见状,环顾了一眼旁边的乡亲们,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海洲一样,哪怕不去他们家中,韩先楚也知道他们家中是什么样子。
韩先楚有心脏病,看到这一切他心如刀绞,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心脏。旁边的随从赶紧提醒他吃药,但将军却挥手拒绝。
回去的路上将军一句话都没有说,一直等到回到县城,他才给兰州军区下了一道命令:立刻给红安县调拨5万件旧军大衣过去。
旁边秘书问:您调配这么多军大衣,这钱从哪里出?韩先楚说:从我的工资扣,我的工资不够扣就扣我儿子的,再不行扣我孙子的,一直到扣完为止。说完他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你知不知道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安到底牺牲了多少人?1949年红安33万人,有14万人在战争中去世,那里以前叫黄安,就是因为革命烈士太多了,把黄色染成了红色,后来就变成了红安。5万件军大衣算什么?我还觉得为他们做得实在太少,我没有照顾好他们。
从那天起,由于工作和身体的双重原因,韩先楚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1986年韩先楚告诉妻子说:恐怕我再也不能回红安看看了。我跟当地人说了,家乡一定要多栽树。我已经走不动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10月3日韩先楚逝世,最后的遗嘱要葬在红安。1987年,韩先楚回到家乡红安,在那里永远沉睡
1981年,韩先楚紧急调拨5万件军大衣,费用从自己工资扣,为什么 ?
所有跟帖:
•
韩先楚之类沽名钓誉者众,邓公之类真心为民办事者寡,中华文化之悲哀也。听说过邓公为家乡调拨过50万件西装之类的故事吗?
-郭大平-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4:49:36
•
是不是抬杠啊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2:30:49
•
借宝地问一下:”白云蓝天”被封号了?怎么回事?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5:06:45
•
好像是被借调到毛主席身边去工作了。
-man008-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5:30:38
•
因为说了毛主席几句好话就被封?那别人以后还怎么说话?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5:36:14
•
是这个理。-:)
-有言-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6:37:01
•
对啊,怎么不见几日?是休息一下。不可想像白云兄被封。-:)
-有言-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6:31:44
•
白云兄也被封的话,回首坛真是乌云密布,暗无天日了!!
-有言-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6:57:36
•
有言最盼望的就是这个,
-最接近太阳的人-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7:58:58
•
不会只一个,您也是好网友啊。-:)
-有言-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8:44:46
•
你是问我们还是告诉我们?问我我不知道。告诉我谢天谢地。他的发言没有建设性内容,全是洗脑的咋呼。
-空城之主-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21:25:46
•
基本就是这么回事,知识面极窄,看了本《我们第一次战败》就说美国人承认在朝鲜战败了。他不知道美国是言论自由的
-老柏树-
♂
(707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02:54:11
•
这看着象一帮溜须拍马的文人编出来的
-jinjiaodw-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5:06:50
•
有可能,不过还有没有人不相信毛年代一件军大衣可能是家里最值钱的财产?
-man008-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6:49:42
•
那几个肯定不信,哈哈
-jinjiaodw-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6:52:34
•
是你家最值钱的东西?
-老生常谈12-
♂
(79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7:02:11
•
那么,由此可见,所有的中国农民每家都有自行车?
-man008-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7:32:59
•
你重读你的话,看一看你的逻辑。
-老生常谈12-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7:43:22
•
中国到毛死的时候,累计生产自行车不超过四千万辆。大部分城市家庭没有,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更没有。
-borisg-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7:44:20
•
就算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行车在城市家庭里也算是大件
-jinjiaodw-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7:57:03
•
你这数据哪里来的,不太靠谱。
-puyh-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04:57:35
•
下命令拨发军大衣?军队的命令是要符合条例条令的规定职务范围才可能是有效的。不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技术员-
♀
(0 bytes)
()
09/26/2024 postreply
18:54:58
•
确实,直接调军用物资太离谱了.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0:51:33
•
这几个人没个好东西
-longmarch-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9:38:42
•
回旋镖?
-哪一枝杏花-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3:09:00
•
如果不做那些事,是不是有机会变得民主和富裕?
-哪一枝杏花-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3:12:00
•
1981年,他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买十件旧军大衣的。五万件,就算他全家的工资都拿来,要多少年才够?
-时空穿越-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9:02:02
•
自己的家乡被红色政权糟蹋成那样。还好意思调军大衣遮羞。
-longmarch-
♂
(0 bytes)
()
09/27/2024 postreply
19:31:45
•
五毛会说,污蔑共产党说老百姓生活不好的东西都是地摊货。
-原上草2017-
♂
(0 bytes)
()
09/30/2024 postreply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