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改开前上海的一般生活, 每月人均30块绝对是非常好的生活了

来源: 2024-08-27 10:13:5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要从救济和补助来做一个说明。

社会救济,人均低于八块五的补足八块五,这样的人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人口多一些裹在一起还稍稍好些。

随便说一声, 这一点可以说成是共产党的德政, 至少在上海,哪怕是老子被关被杀,妈妈带着几个孩子,政府一视同仁给予这类社会救济, 苦得很, 但绝对饿不死。

单位补助又是另一类, 全民单位(机关我不清楚),全民所有制的工厂, 最低补助额是人均低于十二块五的补足十二块五。

比如原本一家七口人, 父母加五个孩子, 六十年代很普及,老子是个老工人,大约一百块朝上一个月, 老妈做个临时工或里弄加工厂, 二十几块,一家人日子蛮好过,一不小心老子过世了,厂里帮老妈转成正式工人,每月最多四十块, 那么一家六口人居六块多,单位就得每个月补助三十五块, 凑够每人每月十二块五,冬季或许还有点冬令补助, 过年也多少会给个一二十块过年补贴,一家人半苦不苦活得还算体面,不敢说每个星期可以吃肉, 一个月吃一次还是可能的。

另一种情形, 同样是老爸没了, 老妈又没转成正式工人,还在里弄生产组拿那二十几块, 那就只好靠社会救济,街道给补到五十一块钱。

大致划线:

人均八块五是最低生活

十二块五就能过得去

十五块朝上是上海普通市民的正常水平

二十块就很不错了

二十五块以上就是好生活

除了技术工人的收入高些,辅助工工资能到七十块就不得了了,其他市面上各行各业一般工作人员, 大抵也和辅助工差别不大。

即便是所谓工程师教授医生等,还得看级别和家庭人口,方可衡量其真实生活水平,有个邻居爷叔,六级工程师,一百六十来块,七个孩子老婆又是原先在乡下娶的半文盲,就没工作,一家九口,日子就过得大家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