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新知

我,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年轻的时候并不喜欢所谓文科,甚至挺讨厌所谓政治课、历史课。原因无它,就是觉得没意思,不知所云,更不知道那些历史年代、政治名词定义跟我有个毛关系。但是,初到美国留学的时候,偶尔在网上读到丁抒先生的《人祸》和《阳谋》,给我埋下了好奇的种子:原来以前听说的“三年自然灾害”不那么自然啊。

快进到不惑之年,对硅谷里所谓高科技潮流一拨一拨的起起落落已经没那么大兴趣了,反倒是对我们作为人的个体和集体有了兴趣: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为什么我们看世界的态度跟墨西哥人的、日本人的、阿拉伯人的、欧洲人的都不一样?很快就发现答案只能在历史里--不管你出生在哪一年、哪个地方,你的基因都差不多。你长大成为什么人主要是被你出生之前你周围世界里的人和事塑造出来的。而那些人又是被他们之前的人塑造的,以此类推。

那我们作为中国人,中国过去的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两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幸运我还有这个好奇心去了解,而且意识到以前历史课本上讲的不可信--以前的洗脑要从一张白纸开始。所以我读历史的第一层收获就是知道了很多史实。

读史的第二层收获是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引人入胜--尤其是对一个理工男来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有理性的一面,理工科的训练更让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一定是通过逻辑推理。以前历史教科书里的假历史,跟所有假话一样,必然有不合逻辑之处。但是你为了考试,只能死记硬背,你的大脑当然很厌恶这种东西。真实的历史都是人的行为,而每个人的决定都是根据他的利益和认知做出的合理选择。所以真实的历史,虽然从长期看起来有很多偶然性,但是每一步都是符合逻辑的。我们都大脑是很享受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

读史的第三层次是了解到了严肃的历史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不得不肃然起敬。我们读到的一本书、听的一个小时演讲,背后可能是学者读了几百本书、花了几千个小时考证的结果。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利、求名,就是为了求真,甚至有时候为了求真还会被打压。而他们的成果无偿跟全世界的人分享。这样的人不比赚钱跑路的地产大亨、造电动车的企业家、挖比特币的工程师、整网红脸的带货主播牛逼太多了吗?当然,反之为了一己之私、主子的赏赐而伪造历史、掩盖历史的学阀们,他们愚弄了很多人,难道不应该替多少有点儿冤枉的秦桧夫妻俩去给天下人谢罪吗?

通过读史,目前我能达到最高层次不仅仅是跟历史相关了,而是从历史学家身上学到的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大概就是所谓的世界观吧。大家都听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等等。历史学家也是人,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负责任的历史学家很清醒地知道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区别,知道价值判断绝对不能在事实判断之前,而是应该由事实推导出来对错、好坏。看看网上的暴民们、看看你身边的人,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支持以色列的就觉得以色列做啥都是天降正义;支持哈马斯的就觉得以色列持强凌弱、杀人如麻。不妨先放下你的态度,假设自己是个刚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先完整的了解发生了什么,再根据事实推理。如果你想跟某人讨论问题,最好对方也是这样的态度。否则真是浪费时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