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杨第甫是大学生,湘潭人,长期在湖南工作。他的叔叔杨迪当过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蛋炒饭的源头。

本帖于 2024-07-20 15:35:1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萧嵐 编辑
回答: 风铃992024-07-20 04:25:56

他的父亲杨第甫是大学生,湘潭人。早期到延安,共和国以后,最开始当湘潭县委书记兼县长, 有文化的领导人。 在湖南管过农垦,统战,文教,科技,名列周小舟的“湖南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成员。文革以后湖南政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对了解湖南前三十年的内幕有兴趣,可以去读他写的的回忆录《吹尽狂沙》。

 

他的叔叔杨迪少年跟着杨第甫去赴延安入抗大。后来跟随叶剑英赴重庆和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期间,杨开着摩托车带王光美兜风挺有趣,受到批评。其实,20岁出头的杨见了摩托手痒,喜欢开车上街,王也才20多岁也爱热闹仅此而已,没有顾及共军摩托带女学生兜风在国统区的形象。他一直做参谋工作。当过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韩先楚指挥所参谋长,邓华指挥所参谋长,最后是沈阳军区参谋长。作为受过教育有文化的卸任参谋人员,他自己动笔完成了三本回忆录。《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和《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分别写于2002年,2000年,和1998年。他少年离家从未回故里。卸任之后才有空回湘潭故乡,专程到乌石镇瞻仰彭德怀故居。忆及跟彭在朝鲜浴血奋战的日日夜夜, 产生了撰写回忆录、记述历史的念头。费数年心血,于1998年纪念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之际,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和再版(2003年)都获好评,当时知情的老人们都还在,并没有什么质疑和争议。杨于2006年去世。这几年,蛋炒饭引起了很大争论甚至成为禁忌。最后都追根溯源到杨的回忆录。因此,很多人都在骂杨。

 

杨迪回忆在军调部期间用摩托车带王光美北平城兜风

https://m.sohu.com/a/496157136_120015077/?pvid=000115_3w_a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