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必读之二:T-54的弟弟PT-76两栖坦克也在拍卖会上陪哥哥

少壮必读之二:T-54的弟弟PT-76两栖坦克也在拍卖会上陪哥哥

那次坦克拍卖会,没有发现任何中国产的武器装备,应该是不在收藏者目标范围之内。否则即使客观上难度较高,多少也可以弄到一点。

这辆是苏式PT-76B两栖坦克,1959年定型(首型PT-76是1951年定型的)。

图1)场地狭小,照片拍得局促了点。可是车顶的舱门雄伟高大,坦克手可以手挽手肩并肩出入坦克。这优点在坦克水中遇险时格外突出。

图2)驾驶舱尽显简约风范,驾驶员肯定觉得宽敞多了。怎么脚踏板只有两个,是自动排档?查过了,用的是离合-刹车联动踏板,省去一个踏板,还是手动挡,四前进一后退。但是,刹车就要用左脚了,否则一旦用了右脚,再起步时就只剩左脚麻花式踩油门了。

图3)二炮手的战位比T-54也是宽得多。没有航向机枪,可能是枪口怕被水淹了。

图4)通过全开式舱门观看炮长位置。右手边有个红色的坠儿,应该是击发器。记得在《英雄坦克手》里看见过炮长拉过这个东东。炮尾放的那个密封罐不知道是什么,不应该在那里的。

图5)从驾驶座向后看炮长和车长的位置,太宽畅了。圆形地板说明炮塔是吊篮式的,两个弹药架连同二炮手也跟着炮塔一起转。二炮手省事不少。

图6)车长的位置和设备跟T-54比有多少差别呢?从这里看到炮尾左侧一根齿条上的红色标记物是什么东西?T-54好像没有。是显示炮身后座最大位置的吗?

图7)从传动器盖向前看是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还可以看到左右两侧的两个喷水式推进器的进水口向下的接管。

图8)从传动器盖向下看变速箱分动器。应该比T-54的小一大圈。

图9)从传动器盖还可以看见喷水式推进器弯管和叶轮轴,还有分动器和叶轮轴的连接部分。这里看到的是左侧的一套。

图10)从这个角度,只见一片皮薄馅多的景象。

图11)中国先是试制了少量PT-76试用,觉得不符合自己的用途,加以自己的62式轻型坦克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何不择两者之优,自己搞一套呢。于是就有了63式水陆坦克。全重从14.6吨加到19.8吨,炮口从76mm加大到85mm。炮塔装甲变成了半蛋形。舱门用回两个小圆形的。此地借用的是军博的照片。

 

 

 

 

 

所有跟帖: 

76炮,立式楔型炮闩。炮闩可能被卸了。那个筒罐应该是封住火炮弹膛尾口。车辆上针叶很多,应该是正在使用,直接拉来的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336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3:26:24

楔型炮闩多用于中小口径火炮。大口径火炮,130mm及以上,基本都是螺式炮闩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43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4:07:44

不放过技术细节。握手! -技术员- 给 技术员 发送悄悄话 (42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5:17:05

This article contains very detailed information.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106 bytes) () 07/08/2024 postreply 06:27:21

“必读”,有强人之意。换个平和客气的词比较好。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3:29:11

理解成“必定读”是不是好点? -技术员- 给 技术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5:18:07

少壮请读之二 -最接近太阳的人- 给 最接近太阳的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6:45:30

一般来说,希望他人阅读自己文章,应带“请”字,如“请阅”。传统文牍比较繁琐,就不提了。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7:38:48

好新啊。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7/2024 postreply 15:13: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