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亲历记:中国一个营击败苏军一个加强团 (二)

打响第一次遭遇战

战斗准备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尽管战场选择在珍宝岛,但如何掌握反击的开枪时机,军委和沈阳军区没有明确规定,只给了一个原则:“灵活掌握,先礼后兵。”

1969年1月25日,曹建华代表饶河前进指挥所起草了第一个作战命令。按部署:曹建华为一号区指挥,带领部队上岛潜伏,消灭入侵之敌,二号区是负责增援和火力掩护的部队;边防站长孙玉国带领一队人马公开巡逻,诱敌于一号区潜伏地点。命令中还对侧翼掩护、炮兵、机枪和救护所位置做了规定。省军区安怀副司令、合江军分区李清正司令坐镇209高地指挥所。整个部署严谨周密,上报总参、外交部、沈阳军区后批准执行。

3月1日下午,反击部队开始集结,并严格控制了去前沿的车辆;所有进入饶河的军车实行闭灯行驶,采用有线电联络,实行无线电静默。晚20点左右,曹建华率伏击组向珍宝岛作战地域运动。在地图上,珍宝岛地形看似不复杂,却处处暗藏杀机。由于江水长期冲刷,岸边、岛上布满沟壑沼泽,且被厚厚的积雪掩盖,稍不留神陷进去就休想爬出来。

曹建华领着大家深一脚、浅一脚摸上岛,找到了岛南端可潜伏部队的那段土堤,架通了电话,规定了信号,留下观察员,每人挖了个雪坑伪装起来。当时岛上气温零下三十多度,大家除了武器外,每人还带了一小包饼干,一小瓶散装老白干和一包止咳药;每人还做了几个雪球,发现有人睡觉,便用雪球砸……我边防战士用意志与严寒搏斗着,他们互相鼓励,苦苦支撑。

 

3月2日早上6点多钟,突然从苏联下米海洛夫卡方向驶来一辆军用吉普车,开到珍宝岛对面的江岸边停下,从车上跳下两个军官,大家立刻警觉起来。只见那两个军官对着珍宝岛指手画脚了一番便跳上车开走了,曹建华预感今天“有情况”。

上午8时40分,按预定方案,我军分成两组对珍宝岛进行巡逻。当孙玉国的第一组沿着中国境内冰道抵近珍宝岛时,江对面传来一阵马达轰鸣。苏联边防军从位于珍宝岛上游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游的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边防站,同时开出两辆装甲车,一辆卡车和一辆指挥车向我巡逻队合围过来。孙玉国带领第一组12人加速前进,在岛东侧上岛,迅速向我潜伏点靠拢。敌人第一路24人分三组从岛南航标处登岛;第二路9人从岛内侧(我方领土)100多米处登岛;第三路7人在岛西侧上中部岸边与我巡逻二组对峙。

 

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是,苏军今天头戴钢盔,平端着上了膛的冲锋枪直逼过来,看架式是要动真格的了。此时我巡逻队和敌人仅距我潜伏组十余米,孙玉国当即向敌人提出严正警告,但敌人反而展开战斗队形向我方包围过来。为了打响这自卫反击的第一枪,曹建华做了充分准备:他在身边准备了三名冲锋枪手。就在敌人准备开火的一瞬间,曹建华果断下令“开火”!

三支冲锋枪同时吐出愤怒的火舌,弹雨像飞蝗般向敌人倾泻过去,敌人一下被打懵了。曹建华趁机带领部队猛扑过去,一时岛上枪声大作、爆炸声震晌一片,各路反击部队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冲向敌人。

3月2日可以说是在我军有准备的情况下的一次遭遇战。从9时17分打响,至10时30分结束,历时近一个半小时。歼敌56人,其中击毙48人,击伤8人,击毁敌装甲车、指挥车、卡车各一辆,击伤装甲车一辆,缴获冲锋枪14支,手枪两支,子弹和其他器材一部。我方伤亡54人(亡20人,重伤8人,轻伤26人)。战斗得手后,曹建华迅速组织部队撤出了战斗。

抓准战机定方案

3月2日战斗后,敌我双方都在酝酿更大的军事行动。3月9日,沈阳军区全面接管前进指挥所,曹建华在作战组任副组长。在研究作战方案时,曹建华与其他同志发生了严重分歧。按原方案,下一步作战重点放在距珍宝岛20公里外的七里沁岛。上级的意图是:自1966年以来敌人多次入侵该岛并制造多起严重流血事件,是敌我边界斗争的焦点,在此反击政治意义重大;1968年3月我军曾在该岛进行过反击准备,甚至还派出侦察分队上岛潜伏;我方地形视野开阔、道路状况较好,便于防御和部队展开,是个较理想的歼敌场所。

曹建华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七里沁岛苏方江岸多为90度峭壁,不利于敌装甲车机动,在这种复杂地形下作战,敌人会百倍警惕,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而珍宝岛却存在战机:3月2日战斗后,敌方在该地区调动频繁,大有报一箭之仇之心态,珍宝岛沿江地势平缓,上冻后,敌装甲坦克可直接上岛,敌对岛上地形熟悉,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只要部署得当仍可取得战果。

尽管他的意见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但有人却不以为然。曹建华据理力争,双方发生激烈争吵。无奈之下,只能请沈阳军区肖全夫副司令做决断。肖副司令听了曹建华的分析后认为有道理,立刻开会复议,上级批准了他的方案。当时珍宝岛地区有大小13个作战单位,尽管曹建华职务较低,由于他最熟悉情况,大家一致推举他担任珍宝岛方向总指挥。

事实证明了曹建华的判断。3月2日战斗后,苏军增加兵力,多次对珍宝岛进行袭扰。他意识到,接下来将是一场恶战。根据苏军作战特点,我军很可能面临与苏军大规模装甲坦克的对抗。于是,曹建华提出迅速在我方江汊布雷;加强前沿反坦克兵器;火炮位置要靠前,以提高反坦克效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