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司机(36) 作者:陈晓滨

来源: 冰星 2024-06-09 06:48: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35 bytes)

大使馆.司机(36) 作者:陈晓滨

      

这周是信使抵达的日子,他们每次都是一行六人,同时到使馆。这也全体馆员最企盼的日子,因为他们为我们每人带来家信,家书抵万金嘛。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又不能与家人通话,国际长途费用谁也承受不起。我们与家人通信的方式:家人不管是在北京或外地,把信寄往:北京外交部信使队,转俄罗斯大使馆。外地八分钱邮票,本市只需四分钱邮票即可。再由信使队把信件装进外交邮袋,再随航班托运至莫斯科国际机场,由使馆信使专车接他们运至使馆,在主楼二层大厅,唱名分到个人。

      

信使的待遇很高,下榻使馆,吃饭小灶,单炒单做,包房用餐。我馆政务参赞,他原来是信使队队长,抡派到我馆工作。曾给我们做了一次报告:信使队的历史,今与昔。非常生动,情节引人入胜。

       

他们每到一个国家,必带的是外交邮袋,比较大,厚帆布,打上铅封,低密度可以托运。随身携带是更重要的文件,放在密码箱中,用手铐链在腕上,寸步不离。乘外航时,只许一人吃航班餐,另一人吃国内带的餐食。乘国内航班,他们最为高兴,因为对他们关照有加。转机大都是外航,尤其是出使小的、落后的国家,什么样的飞机都有,大的、小的、破的、旧的,都必须坐。在使馆都给他们配专车,安排各种旅游、参观等活动,也是正常,国家机密、绝密,靠他们传递,生死在一线之间,吃好、玩好也应该。信使执行公务,都是双人出使。莫斯科是第一站,再分三组个奔东西。所有敌对国家,对我国信使都格外“关注”。建国至今发生几起案件,有敌用计的,也有我们自己失误的,共有八名信使牺牲,基本上都是飞机失事。

        

有人说中国人群爱闹矛盾,   我馆也有这种情况,只不过馆大人多,就冲淡了这种现象,这也是国人的特色,窝里斗!使馆最不团结的单位,知道是哪个?是武官处,十多个人八百个心眼儿,在馆内部被私下诟病。

        

苏联解体,一下诞生十七八个国家。我馆研究室调到,刚刚独立的国家,出任大使、参赞的接二连三。有两个人在研究室内就不太合睦,但偏偏被分配到同一个国家,任大使、参赞,他们的资历也不分伯仲。据说有一次开会,两人就吵了起来,那个大使可能是回族,那个参赞说“……树起你的猪耳朵,听着……”都传到我馆里了,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有跟帖: 

猪耳朵,酱着吃。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9/2024 postreply 06:52: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