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太激进了,从大陆出生率快速下降引起人口危机想起的
大陆解放时人口估计是4.5亿,如果人口缓慢增长,也许到现在八九亿,那么人口总数、人口结构都会比较合理。
结果先来一个大力鼓励生育(毛时代)、接着来一个严格到不人道的计划生育,结果现在人口总数太多,人口结构因老年人太多而不合理。想起一个笑话说:我小时候不好好吃饭,没长高;快二十了认识到这个问题, 拼命吃,结果没长高却长胖了,现在人到中年又矮又胖。
毛是熟读中国历史的, 应该知道:政权稳定后, 和平环境下人口会自然增加很多。这个自然增长已经太多,哪能再去政策性鼓励生育?他从历史书也应该知道:王朝如果和平稳定,不出50年就会土地等资源不能跟上人口增长而带来种种社会矛盾。他这种明知现在鼓励生育必将带来不久将来矛盾百出,很有点:只要我活着时出政绩、被人尊为伟人,哪管我死后的洪水滔天?
我支持计划生育的,但到邓时代,为了经济发展,尽快实现所谓的“四个现代化“,这个计生政策从长期目标上就太过激进, 手段上更是激进到不人道。其实,很多农村人要多生是有他们作为农民的合理需求的,为何那些“低端”人口为国家要做出牺牲?毕竟人活着不是就为了钱(经济发展),况且那些钱还是国家的、别人的。
下面有人讨论三民主义,孙中山开始政治生涯时,中国还在清朝、闭关锁国,科学民主等现代思维在全社会几乎没有。孙中山的思想已经很激进,但孙的思想和基于这种思想的政治实现没几年(少于20年), 国人就跳越到社会主义、共产党。更甚至,解放没几年(少于20年),毛已经想着实现共产主义。太激进了。
其实, 社会主义未必是错的。欧洲200年前就开始科学民主,现在(最多50年前)开始尝试社会主义,现在社会主义在欧美一直是一个不断分步尝试接纳的过程。
国人对于程序正义不太尊重,因为思想激进。个人的角度,科举下带来能人才子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幻想, 读书不好的也很多想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国家层面,总希望在几年内(一代人内)就能雄霸天下。像现在, 多少国人为马上到来的伟大复兴而兴奋异常。为之, 不少人很热衷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