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句话是否信老的信笔而言,还是照炒黑毛言论:...御用文人有攻击他人品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贬低他创作水平的。这里的他,

来源: 2024-05-23 12:08: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信老信笔:

“1945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横空出世,柳亚子是第一个站出来推崇的诗坛领袖。当时蒋介石的御用文人有攻击他人品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贬低他创作水平的。”

信老以上信笔而言里头的 “他”,显然指的是毛泽东了。那么请问,当时的御用文人也是这么无聊,攻击毛主席的所谓人品?这些御用文人对毛主席又会了解到什么程度竟能归纳出人品的缺陷?真的话,信老能否试举一、二?

如果没有实例能使人得出犹如信老的这个看法或结论,即攻击人品一说,那么对一般人来说,那是不会信笔而言搞这么一句没头没脑话语的。当然,没头没脑,也是针对严肃而诚实为人的执笔者的信笔谬误而言。

由此,信老此地的“信笔而言”,看似信笔却并非谬误然而其实也是大有文章的。君不见有网络文学讲故事,也会如此信笔,意图潜移默化。比如我上次曾举例国军残余的没出息;根本就是腐败无能却自认为打不过共军,那是因为共军有洋人老毛子助阵。残余们苦于毫无事实证据,于是就搞潜移默化。比如:东北共军在苏联帮助下,国军被击败退出关外,我家也随着逃难的百姓跟着撤离。后来我父亲。。。。。。云云。

似乎主题并非要证明共军有苏军协助,但其目的却是小家子气作怪否定共军的能征善战,并遵循法西斯元老隔壁儿古训:潜移默化100遍,也就成了真理!

信老此地的信笔而言,也不出这个套路左右:横空出世,啊,多么辉煌啊!

横空出世,看似对毛主席肯定,而潜移默化的是对毛主席以所谓的人品予以否定。

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人能以其恶劣人品,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推崇的呢?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