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革期间的成就。

来源: 2024-04-01 14:52:4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生物学系、化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兄弟单位合作,使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大电子仪器厂与有关单位合作,1973年在北大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并很快投入到石油等部门使用;电子仪器厂半导体车间(微电子研究所前身)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硅栅P沟道和N沟道MOS1024位随机存储器;无线电系研究的钕原子钟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地球物理学系与兄弟单位合作在未名湖畔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云图接收站,并培训了116名中国最早的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分析骨干;地质地理学系20多名师生参加了对西藏地热资源的考察,为西藏经济发展和地球科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研究成果均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北京大学启用新图书馆,新馆不仅是北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馆舍,也是当时国内建筑面积最大、设备条件最好、藏书最丰富的大学图书馆。

1969年10月,北大在陕西汉中建立分校。分校设有无线电系、技术物理学系、力学系等3个系,10个专业,师生员工1600余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教职工艰苦奋斗,培养了6届工农兵学员,完成了20余项国家科技项目。1978年,经中央批准汉中分校迁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