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我就在贵州,搞了五六年都无法投产。而且各分厂都相距太远,大部件产品无法送出。
所有跟帖:
•
贵州011还是不错的,后来变成贵航。没有主席的决策,像邓矮那样指望先富带动贫困,贵州永远就没有像样的工业
-Amita-
♂
(343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0:54:07
•
中国封建闭塞的旧社会被打破有三大原因,一是解放后各地的驻军,一是三线建设,一是上山下乡,后两者很多经历过人都做出了牺牲
-Amita-
♂
(326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1:05:56
•
“没有老毛,中国不可能像现在发展这么快”,请论证。
-十具-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1:52:26
•
工业支柱、经济引擎,三线精神
-美国老师-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2:00:25
•
笑话。毛时代的经济引擎是什么,军工,重工?那些对民生经济是引擎还是死重?不能吃不能穿,还要人来侍候。
-十具-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2:07:53
•
你的境界,马上掏出3000万数据来吧
-美国老师-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2:12:54
•
更重要的是组织的精神和能力,中国原是一盘散沙,老百姓没有国家和组织概念,这是工业化的基础,老毛他们做到了
-manyworlds-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3:24:30
•
有道理。社会文化的惯性是相当强大的。大规模的经济人员交流极大动摇了传统惯性。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1:54:39
•
毛要“早打、大打”,64年刚从大饥荒缓口气,就要蛮干三线,造落后无用还要维护的军械对付假想敌。这种疯狂让中国成了当时发展
-十具-
♂
(33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2:01:02
•
其实人穷的时候负担也小,搁现在,你让谁从上海去四川也没人去啊。当时肯定有人做出了牺牲,但是你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
-Amita-
♂
(72 bytes)
()
03/17/2024 postreply
06:28:41
•
死脑筋,为什么贵州就一定要有重工业?有了精准制导的远程武器,1st,2nd,3rd,。。。n-th 线有意义吗?
-十具-
♂
(0 bytes)
()
03/16/2024 postreply
22:33:04
•
贵州只是一个例子,再举一个例子吧,我们福建,我小时候家在南平,这是福建的小三线,原来一点工业都没有
-Amita-
♂
(1032 bytes)
()
03/17/2024 postreply
01:29:01
•
贵州三大基地011,061,083,011总共50多个厂,七十年代就投产了,现在是贵航
-Amita-
♂
(0 bytes)
()
03/17/2024 postreply
0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