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用一个上海普通市民的账簿举证,毛时代的经济濒于崩溃。

杨燕秀是上海的一位纺织女工,小学文化。1965年,杨家因住房紧张翻建一栋二层小楼,举债4000元。为早日偿清债务,杨燕秀不得不精打细算,开始记录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1965年5月20日,杨燕秀记下了第一笔“豆腐账”:小菜1元;6两油0.55元;1斤油条0.24元;1块肥皂0.19元。但就依这个标准,杨家那个月还是出现5元钱“赤字”。

 

 

当时,杨燕秀用每月53元的收入打理着8口之家的生活。账本上显示,1980年以前,杨家日常生活支出基本上只是柴米油盐及日用品,勉强维持温饱而已。注意,这是在上海,全国普通职工的平均生活水平远远低于此,更别说占人口90%的农民了。

  1980年,杨燕秀的“豆腐账”上出现了日用品之外的第一个亮点: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240.06元。但据账面标注,这240.06元依旧是借款。

  谁说中国人没有“超前消费”的意识,从杨燕秀举债盖房到借款买电视,难道不就是“按揭”吗。说到底还是“领导阶级”有铁饭碗,对将来有信心。

  尽管买电视要借钱,但1980年来,杨燕秀的账本上经常出现“馄饨皮3斤半0.88元”、“菜、肉4.09元”等生活质量提高的标记。

  1987年3月18日,杨家账本上第一次出现了大额存款记录:1000元。此后,杨家生活步入小康,不仅经常出现蜂蜜1瓶10.5元;麦片1袋19元;丝巾1条20元;烫发14元等“奢侈”消费,还有了凭自己收入买彩电的记录。

到了1995,过去的消费主角“青菜”成了点缀,被鸡鸭鱼肉取代了。我还注意到,杨大妈花了3元去看专家门诊。

  2000年春节,杨燕秀过70大寿花掉182290元,其中买一条白金项链就花了1010元。她说:“这在1965年想都不敢想!”

所有跟帖: 

这个标题很误导。一个收入养八个,不崩溃也崩溃啊。 她家后来生活好了,应该是孩子大了,就业人口多了。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5:33:20

这是国博官网的原话。变量控制是不够,但拖儿带女挣扎是毛时代工农家庭的常态。她孩子们大了都能就业,毛时代敢想吗。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5:46:23

那些公知能写出出什么好话。毛时代家家养那么多娃,要是每家只生一个,3年困难时期也就不会挨饿了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6:13:09

1010元的白金项链?53元养8口人还能买电视机。这个玩意也就是个宣传,根本不实。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102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5:38:49

80年的时候,14寸黑白电视确实是400块左右,即使是旧货也不可能只有两百多。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5:43:05

那时国内没有通涨,从14寸电视机的价来看,是通缩,我家1963年买了一台14寸的,听我父亲讲是440块。 -hhtt- 给 hhtt 发送悄悄话 hht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6:17:43

给定技术年代和质量,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是迅速下降的。1992柯达1.3M像素的数码相机价值一台新轿车,现在白送都没人要。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6:56:51

63年左右14寸电视机确实440元,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86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7:10:39

中青网和新华网都说,杨家开支15年一直都是柴米油盐,80年花巨额买了电视。中青网说是240元,新华网说是456元。后者看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10:03:02

项链是她2000年买来过70大寿的。孩子们都就业了的话,不该是问题。80年的电视是借钱买的,她敢超前消费,前位嘛。我家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113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5:52:18

-风铃99- 给 风铃99 发送悄悄话 风铃9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5:58:48

Good point。她的社会背景一定不是典型普通市民的。但国博淘到的这么完整的长达35年的家庭账本,还是很有价值的。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6:14:10

也可以是后来编的。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142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6:16:14

信用社贷款是最常见的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6:14:13

我印象中的信用社贷款是给生产队买化肥农药之类生产资料的。城里私人借钱要么找朋友,要么找单位卖惨。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7:20:26

农村现在结婚彩礼钱不够都找信用社贷款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7:45:03

当时1010元的白金项链也可能是又细又短的那种。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7:13:56

现在养8个娃估计生活水平比她还不如 -Lisland_2013- 给 Lisland_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8:36:00

看怎样养。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8:44:44

生8個娃大概率是相應領袖號召。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10:03:48

我们那时候一个一百多人的车间总共的工资也就是5千左右。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9:27:35

02年央行降息刺激消费《经济半小时》采访杨大妈,报道她家80年的恩格尔系数是0.61,全国平均0.59;87年杨家恩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491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09:46:30

不是“有(餘)钱造核弹卫星经援越阿",而是省下改善人民生活錢去搞這些。蘇聯怎麽崩潰的,不就是不發展輕工業而搞軍工打冷戰?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10:11:21

莫须有。哈 -401.king- 给 401.king 发送悄悄话 401.ki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11:04:32

這不過是駁斥你所謂的“有錢”。另外, 說國家經濟崩潰是指等老毛逝世,文革結束,家底吃光之時。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1/2024 postreply 21:26: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