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者认为中世纪的欧洲落后于东方,比如本书作者说,

公元10世纪,著名的阿拉伯地理学家马苏第这样谈论“乌鲁发”(这是当时穆斯林对欧洲的称呼)民族:“他们缺乏暖的体液;他们身材高大、本性粗犷、举止粗鲁、理解迟钝、话语沉闷……越往北,人就越愚笨、粗犷和野蛮。”稍后,他的同事赛义德·伊本·艾哈迈德,也是西班牙穆斯林城市托莱多的法官,对欧洲也没有更深刻的印象。根据研究伊斯兰的大学者伯纳德·刘易斯的观点,1068年,即黑斯廷斯战役两年后,伊本·艾哈迈德用阿拉伯语写了一本关于民族类别的书。他发现,对知识做出最大贡献的有八个民族,包括印度人、波斯人、希腊人、埃及人,当然还有阿拉伯人。另一方面,他发现北欧人“没有发展出科学,与其说他们是人,不如说他们是动物……他们没有敏锐的理解力和清晰的头脑……”即使到13世纪,牛津大学的学者罗杰·培根还是坚定地把目光投向东方。他向教皇克雷芒四世请求开展一项宏大的工程: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新知识百科全书。他能想到的很多著作都译自阿拉伯语,他建议研究东方语言和伊斯兰教。

所有跟帖: 

那时因为阿拉伯人占领了本来就富裕的地方 -晚春123- 给 晚春123 发送悄悄话 (122 bytes) () 02/06/2024 postreply 17:41: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