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宛城之战,中国历史或许要改写
话说三国时期,建安元年(196年),张济率军往南征粮。南面是荆州刘表的地盘。双方发生冲突,两军开战,张济中流箭而死。张济部下就由其侄子张绣带领。刘表把穷途末路的张绣安排到了宛城。等于在荆州北部设置了一道缓冲防线。曹操闻知张绣勾结刘表,发兵讨伐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亲自为曹操牵马。而曹操强行收纳张绣叔张济的遗孀为姬妾,使张绣感到恼恨,于是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夜间突袭曹营,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曹昂为了保住曹操的性命,把坐起让给曹操,被乱箭射死的。
宛城之战规模不算大,未能改变北方之局势,但对于曹氏家族而言,影响却是极为深远。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假设曹操没有发兵讨伐张绣,曹昂就不会命丧宛城,就没有后来的司马懿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胜。曹丕临终,令司马懿与曹真辅佐魏明帝曹叡。之后司马懿步步高升,直至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最后三国归晋。
然后开启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