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聘教授的大部分名列1948年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中,其中有的没有成为共和国的学部委员。

来源: 萧嵐 2024-01-19 15:10:5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6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萧嵐 ] 在 2024-01-19 20:01:2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这些人都是学部委员吧。borisg2024-01-19 14:18:24
有的学术名人,如郭沫若,不是部聘教授。
 
部聘教授大部分名列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中。有的部聘教授不是院士,如徐悲鸿(艺术)戴修瓒(法律)。81名院士中,有的也没有成为共和国的学部委员。
 
当选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被认为囊括了当时全中国最优秀的学术人才,代表了1949年以前中国学术(不仅仅是教育界)的最高水平,
数理组(28人)
陈省身
茅以升
许宝騄
姜立夫
华罗庚
侯德榜
杨钟健
凌鸿勋
苏步青
翁文灏
黄汲清
周仁
吴大猷
竺可桢
饶毓泰
谢家荣
吴有训
萨本栋
吴宪
李四光
李书华
严济慈
吴学周
朱家骅
叶企孙
赵忠尧
庄长恭
曾昭抡
生物组(25人)
王家楫
伍献文
贝时璋
秉志
陈桢
童第周
张景钺
钱崇澍
胡先骕
殷宏章
戴芳澜
罗宗洛
袁贻瑾
李宗恩
陈克恢
张孝骞
俞大绂
汤佩松
邓叔群
林可胜
冯德培
汪敬熙
吴定良
蔡翘
李先闻
-
人文组(28人)
吴敬恒
杨树达
柳诒徵
陶孟和
金岳霖
陈垣
陈寅恪
马寅初
汤用彤
梁思永
王世杰
王宠惠
冯友兰
李方桂
郭沫若
李济
余嘉锡
陈达
赵元任
董作宾
胡适
梁思成
顾颉刚
钱端升
张元济
周鲠生
傅斯年
萧公权
 
中央研究院供职的院士最多,约为20人左右。包括了当时中研院的代院长、总干事、评议会秘书,12个直辖研究所中10个的所长或代所长 (外界对此有议论)。其余院士多在大学或学院担任教职,其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最多,分别为10人和9人,而后是中央大学(4人)、浙江大学(4人)、北平辅仁大学(2人)、协和医学院等,以国立大学为主。籍贯方面,浙江、江苏两省最多,分别为21人和16人,合计占到全体的46%。
 
1949年后,在81名第一届院士中,除萨本栋已去世外,留在中国大陆或不久后从海外返回的有59人(数理组21人,生物组20人,人文组18人),占73%;随中华民国政府前往台湾的有9人(朱家骅、凌鸿勋、李先闻、吴敬恒、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王世杰、王宠惠),占11%;前往或留在国外的有12人(陈省身、吴大猷、李书华、吴宪、袁贻瑾、陈克恢、汪敬熙、林可胜、胡适、李方桂、赵元任、萧公权,其中胡适、袁贻瑾、吴大猷后来赴台湾定居,陈省身晚年回大陆定居),占15%。
共和国的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有233人,留在大陆的中研院院士,除梁思永、余嘉锡已去世外,其余57人中有46人成为第一批学部委员(数理组19人,生物组17人,人文组10人);没有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的中研院院士有姜立夫、翁文灏、胡先骕、李宗恩、吴定良、张元济、柳诒徵、顾颉刚、周鲠生、钱端升、陈达11人,其中超过一半为人文组院士。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曾昭抡、谢家荣、李宗恩、钱端升、陈达被划为“右派分子”,遭到批判;此后,中科院学部的工作也陷于停顿,直到1980年以前都未再产生新的学部委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