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八十年前的毕业证书 续七/又一个舅舅

中央航校第十期驱逐机组学员52人毕业合影(缺4人),照片最后一排左二就是李光美,后二排右一何德祥,第一排左三林恒

 

大舅舅微信版之七

 

义子战长空——李光美

 

 

 

    我:您刚才说到,我还有一个老舅啊?

 

咱们家的养子除了马林,还有一个义子叫李光美,也算你的老舅。

他是即墨人,1931年在青岛铁中上初一,是老爷子的学生。但到了初一下半学期家里突然生变,他成了弧儿。因他品学兼优又生活无着,老爷子便收养了他,吃住就在咱家。李光美上学期间要改姓石,老爷子没答应,希望他能光复李家,但他在填写家庭时,一直写是青州人,父親是石愚山,他也一叫老爷子爸爸,叫你妈妈是妹妹,你妈妈跟他也像親兄妹一样。

1936年李光美高中毕业,想马上找份工作减轻家里负担,也报答恩师,老爷子不同意,希望他去考中央航空学校,以实现航空救国的理念。因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军政界和知识分子界掀起了对于航空事业的强烈关注,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惨痛教训,大家对航空发展的关注更甚,于是轰轰烈烈的航空救国运动就此开展。

中央航校(后改空军军官学校)在当时是最难考的一所高校,报考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民国高级官员、富商家庭的子弟,30人彔取一人。李光美有幸被彔取,虽是公费,但吃穿用度等生活费还是要自己出的,学制四年,毕业后为空军飞行员。老爷子前期做教员费用方面可以支持,可1937年日本占领青岛他辞职逃难后,没有正式工作和收入,在这种困难情况下,老爷子缩衣减食,一直把他供到毕业。毕业时要上天飞行,每人必須有一块空军指定的瑞士航空手表,价五百元,老爷子东借西求,凑钱给他买了一块。

1940年李光美毕业后,来信告诉老爷子,说他加入了空军第五大队做驱逐机驾驶员,已经参加了对日空战。老爷子听说中央航校的毕生百分之九十战死长空,去信再三叮嘱他,要勇敢作战,也要提高技术,小心安全,还要吃好睡好。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有幸活了下来,给老爷子的来信中常常表示对国民党有不满的情绪,到1947年就失掉了联系,多方打听,均说此人下落不明。后来你妈妈1948年在前线新华社任战地记者时,曾通过敌工部在国民党空军的地下人员打听李光美的下落,如果他还在人世,组织上打萛策反他,但消息渠道了解的结果也是下落不明,敌工部的同志估计李光美早被军统暗杀了。

 

我:李光美参军后确定是抗战胜利后还有通信吗?我查到台湾忠昭庙有中央航校第十期学员名单,驱逐组54人,全届125人阵亡34人,李光美是1942年10月在四川金堂上空被击落殉国

 

李光美是抗战胜利后还有信来往,他的信我都看过,台湾这记载不准。抗战期间敌占区与国统区邮政还是通的,所以与李光美一直没断联系。他在上航校期间,每月还要给他通过邮政局寄生活费,他参军后每月都有信来。到了1947年后有半年无信,去信也不回,于是老爷子托人到他的部队打听,回信是查无此人

老爷子1951年从青岛到济南工作,李光美1947年初的来信在那以前都留着,一直到1952年我们迁居济南时怕惹麻烦,才处理掉的,他的来信开头都是父親大人,末尾都是儿光美叩。那些信是我親手烧的,所以记得很清楚,其他有一些文物也是我送到青岛博物舘的,因为那次搬家老爷子没回青島,是我一手办的。

 

    我:通过在网上的查找,我只能推测一番李光美的情况——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民国决定组建一支自己的空军,于是1932年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正式诞生。学校重金聘请了美国最出色的空军教官,学生要求年龄在18-24岁之间,体魄强健,高中及以上学历,光是这一条高中以上学历就把那个年代99%的人排除在外。录取后经半年初训,最后通过率不过百分之一,

中央航校从建校到抗战结束,总共培养了16批飞行员,共计有1700余人,在后来的对日空战中半数以上战死,这些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战死,基本上都不会超过六个月,他们的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

 

李光美在中央航校第十期驱逐机组有位同学叫林恒,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报考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并被录取,但为了飞行救国,他很快放弃清华的学业,报考了中央航空学校,成为第十期学员,1940年9月在一次空战中牺牲,年仅25岁。同期另一位学员何德祥,1942年10月27日在四川成都击落日机2架后,座机被击中着火,遂驾机冲向一架敌机,一同坠毁于重庆金堂,时年26岁。从李光美这几位同学就可看出,抗日战争时期,对日作战的飞行员一批批驾机升空,面对武装到牙齿、存在巨大代差装备的日军,几乎飞上天就有去无回,平均阵亡时间不足6个月,可见当时的战况有多么的惨烈!李光美眼看着航校毕业的同学们,一个个名字被划掉,这是一种莫名的心痛与心悸,可是活着的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登上战机,冲向跑道,拼死进攻,向死而生。

 国民政府中央航空学校校训碑牌,全世界没有第二所航空学校,有这样悲壮的标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悲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老舅李光美,是早已匯入天上的點點繁星,還是沒入茫茫人海?

 

補記:網上查到一個名單,其中有飛虎隊創建者陳納德領導的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三大隊八中隊名單,李光美為分隊長,有一位飛行員王延周在列,王延周是1943年進入該中隊,證明1943年李光美仍在世。內容引自網文“山东老农种地22年,端茶倒水时暴露身份,85岁被请进人民大会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