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一直对二战中日本与德国的联盟感到困惑。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瑞奇·W·劳 (Ricky W. Law)在他的新书《 1919-1936 年德日关系中的跨国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中将两国强国之间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
“我想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德国和日本如何在二战前在两国政府的侵略和排外原则下成为盟友,”劳说。
法律研究了德国和日本的文化和媒体机构,导致了东京-柏林轴的签订。这本书是第一本从三种语言中获取资料的书,例如报纸、电影、杂志和教科书。
“我发现,即使在 1936 年日本和德国政府建立联盟之前,知识分子和评论员就已经发表了对对方国家持积极态度的材料,”劳说。
通过研究他们的著作和广播,他能够追踪到两国之间日益增长的相互钦佩,这种钦佩在他们的文化中比在外交上更为明显。
在日本文化中,评论家钦佩德国对军事实力、领土扩张和魅力领导的尊重。德国和日本将对方视为全球大国。
“日本知识分子主动重塑了德国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的消费理想,保留他们喜欢的东西,删除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劳说。
随着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的兴起,日本的知识分子和评论家成为其倡导者和支持者。德国人将日本盟友定位为“荣誉雅利安人”,以建立一定程度的接受度。
劳将德日同盟描述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伙伴关系,从实际角度来看,这种伙伴关系在长达9000公里的距离上是无法生存的。两国之间几乎没有旅行或交流。在德国,日裔德国人的待遇很差。该国的种族法禁止他们获得某些福利,例如大学教育。
劳很快指出,跨国纳粹主义并没有留在过去。
Law 指出,在当今的大众媒体格局中,至上主义者采用纳粹意识形态的元素,添加自己的声音,并能够广泛传播他们的信息,类似于 1930 年代日本人的做法。
“我希望读者明白的一件事是纳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持久力量和灵活性。这就像一种具有不同毒株的病毒,”劳说。
劳是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副教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的第七年,他主持了多门全球历史课程,这是迪特里希学生的必修课。
《德日关系中的跨国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1919-1936》是劳的第一本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谷歌翻译:Historian Examines Japan’s Unexpected Alliance with Nazi Germany)